浅谈戏曲乐队的协调及板鼓和演奏者的作用

时间:2022-06-08 06:10:08

浅谈戏曲乐队的协调及板鼓和演奏者的作用

戏曲舞台艺术是集时空、舞美、人物、乐队等诸多艺术元素,在角本创作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我们要着重研究音乐,因为其有机地联系了其他艺术元素,使情节起伏跌宕,在虚拟中使观众身临其境。音乐从幕起便不曾停歇,它联系着一切情景、情境和人物,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演员的每一个眼神、手势、步调都与音乐相伴,舞台的每一个场景、瞬间都与音乐交织在一起,甚至人物的语言也富有音乐旋律。可见,音乐是戏曲艺术之魂。

一、戏曲乐队的协调

管弦乐与打击乐是戏曲乐队中器乐的两个体系,它们构成不可分割的音乐集合体,是戏曲音乐不同于其他音乐的显著特征。在戏曲人物的唱做念打及各个场面、情景的变换中,我们随时可以感觉到打击乐在寻找与管弦乐相融合的契机,只有在单一运行时,才会让艺术家们感受到打击乐与管弦乐的不协调。而一个好的戏曲音乐,则必须由三个要素共同构成,即管弦乐与打击乐恰当地结合,再配合以客观要求相应的效果。此外,从音乐的艺术角度出发,它还是整个艺术组合的主体。

应该提出的是,我们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应该把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看作是整体艺术中的细胞。不但要珍惜艺术细胞,更要循环于整个艺术躯体中。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冲突,是由各个部门共同努力而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当然也还应由各部门共同努力去解释这人为的艺术矛盾。进而言之,各部门是在矛盾的统一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收获较好的艺术效果,与观众形成共鸣。

二、板鼓的作用

首先说板鼓,又称为司鼓,在评剧乐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乐队的核心。板鼓身兼乐队的指挥,许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都拥有专有的鼓师,经过长期的合作,切磋技艺,再加上默契的配合,使作品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板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乐队的演出质量。

板鼓在整个乐队中负责整体的节奏,负责演员与乐队的合作配合,演员的唱、做、念、打都依据板鼓的节奏进行,作为司鼓要具备鲜明的节奏和乐感。同时司鼓又是整台戏的领导者,控制着演员的表演节奏,指挥着乐队的文武场。司鼓不能被演员牵着鼻子走,如果司鼓在演出中出现节奏问题,那整个乐队或演员就会不知所措。因此,司鼓必须同时具备演奏技术及掌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呈现出完美作品。

评剧的司鼓艺术随着评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系统,这与每一位评剧表演演员、鼓师、琴师及乐手多年来的悉心钻研分不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及经典剧目造就了卓有成就的评剧鼓师。学习评剧司鼓要从掌握打击乐乐器基础开始,掌握小罗、大罗、铙钹等乐器技法,练好基本功。同时还要充分了解乐队文场各件菲鞯男阅埽熟悉每一段唱腔,因为每一段唱腔的开始及结束都需要司鼓来领导节奏的变化、板式的快慢、过门的变化、曲牌子的各种打法和用法、演员的打出手等。尽管鼓师还需要掌握许多其他的技术,但背的熟,唱得好则是把唱腔、过门、曲牌等打得好的最最重要的基础。司鼓还需要确保演员的表演和表演动作及每个音符的起点,落点,音符的强弱,音乐的长短,就连拉幕的时间都要准确无误。所以司鼓是乐队的灵魂,他主导着整体的演出效果。

打击乐在评剧乐队中的作用是通过展示其艺术作用来实现的,它在板鼓的领奏下指挥着全体打击乐的演奏,配合板鼓鼓点的节奏来完成演员亮相时打的“四击头”。评剧打击乐可有效渲染气氛,比如,大锣可渲染打斗和突变的场景,堂鼓可渲染升堂、刑场以及战争场面。评剧打击乐在整个评剧演出中对演员的表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打击乐武场的主要任务,则是以鼓板指挥全剧的唱、做、念、打。

三、戏曲乐队演奏者的作用

戏曲音乐是专为戏曲而创作的音乐,作为一个戏曲乐队演奏者要有好的乐感和音准,戏曲乐队演奏员要熟悉打击乐,理解司鼓的开头和收尾,熟悉每一段唱腔,配合司鼓和演员的唱段和表演,拉的准,入的齐,具有精准的乐器操作技术。每一段过门、板式,都要准确地完成。板胡在文场中是乐队的灵魂,是乐队的领奏。首席板胡演奏员要理解板鼓、打击乐及演员的唱段,带领文场完成演出。所以板胡演奏员要具有较高的水准,他决定着一段唱腔或过门的演奏效果,甚至决定着一个乐队的好坏。戏曲音乐伴奏的乐队又分为文武场,弦乐部分包括板胡、评二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弹拨乐器包括琵琶、扬琴、中阮、大阮,现在又加入了电子琴合成器。合成器填补了评剧乐队在弦乐音色上乐件少,音色薄的空缺,一组和声便可以实现几把二胡演奏的效果,所以现在许多的评剧乐队都加入了合成器,合成器的演奏员要懂得和声的节奏。在没有配器的情况下,大齐奏要准确把握乐谱的和声铺垫和弦乐的音色要求,加大乐队的厚度,必要时要加强同观众的沟通。

作为评剧乐队的音乐伴奏员要保证演奏音乐、唱腔、过门的整齐。一个乐队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几人。要把文场乐队与打击乐配合,收放自由,体现乐手的基本素质,通过演奏的强弱起伏,诠释演员的感情,体现乐队的价值和能力,用琴声演绎对音乐的理解。演员如同一件衣服的外在,而乐队则如同衣服的衬,要想让衣服漂亮,弦乐演奏者则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指法、揉弦、换把位及弓法,吹奏乐器的演奏者则要科学地训练口型、音准、节奏、双吐、单吐,而低音拉弦乐乐手,则要把根音拉的准和实,因为低音是整个乐队的脚跟,起着根基作用。

乐队演奏员在评剧演奏过程中要展示人物性格、感情,必须同观众进行交流,运用评剧语汇可以突出表演者的感情,与观众产生共鸣,达到表演效果。音乐本身就可以表现思想感情,如,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和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都可以传达演奏者的感情,但这些作品需要乐手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及任务,体会人物的心灵变化。但评剧则不同。评剧注重听觉的享受,观众闭上眼睛细细聆听就能感受评剧的魅力。评剧的表现手法更加具有感染力,变现更为夸张,评剧音乐的扩展在伴奏音乐中的程度直接关系着演员的表演与发挥。因此,演奏员在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评剧的伴奏可以营造表演的意境,表演意境又能直观地体现人物所处的环境,为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埋下伏笔。

评剧在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她的唱腔艺术博大精深,且通俗易懂,耐人寻味。作为一个评剧音乐演奏员深感任重而道远,愿评剧之花越来越鲜艳。

(锦州市评剧团)

上一篇:基于ZigBee系统的智能老人定位看护系统 下一篇:探析便利店模式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