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肌理视觉特征的当代建筑立面设计趋势

时间:2022-06-08 03:50:48

具有肌理视觉特征的当代建筑立面设计趋势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物质要求已经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于是人们有了更多、更高的精神追求,当代的建筑行业成为其中的领军者,因为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得最为紧密,对人们的视觉冲击力体现得最为明显。本为主要与最近几年较流行富有肌理视觉感的建筑为谈论中心,揭了肌理视觉建筑与当代建筑系的关系。

关键词:肌理视觉;当代建筑;方向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我们会发现身边突然多出来了一些具有质感的建筑,其特点分明,棱角线条简洁,但视觉感极强,从远处看似乎伸出手就能触摸到上面纹理效果,其立体感极强。不知道是不是《阿凡达》带动了3D热,小到服装行业达到建筑行业都突出了极强的“立体感”,尤其是富有肌理特征的建筑系,将我们传统观念总关于立体视觉的观念全部颠覆了,在实现视觉优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多用途、广用途的建筑功能。

一 肌理视觉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肌理视觉,这个词是从艺术学生引用而来的,单看字面,肌:物体的表面;理:物体所体现纹理结构。在《黑与白――平面艺术》一书中指出,肌理是物体的一般属性,任务物理均有其肌理结构,肌理既是物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媒介,也是外界认识物体的第一媒介。可见肌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直接、透彻地认识一种物体,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建筑与人一样是具有肌理结构的,建筑可以通过自己的肌理结构更清晰的表达自己,或者我们可以利用建筑的肌理表现形式到达传达给人们信息的作用。那么建筑的肌理结构是如何表达的呢?建筑的多面立体的,其“肌”为建设的色彩、材料、形态等基本特征;其“理”为建筑表面的走向、细节,整体提出来的精神内涵还有地理位置形态。

二 肌理视觉建筑已经成为当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肌理视觉建筑是当代新生的事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上文中就已经提到肌理一词是早就有了的,起初这种设计理念只是应用于建筑的立面设计与建筑中的,没有形成整体的设计观念,随着经济与艺术的进步和发展,近些年来肌理视觉才被应用到建设的整体设计概念中来,并且受到建筑行业的极大追捧,而促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代建筑艺术的立面独立性与艺术性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体系中的表面化发展趋势。

(一)当代建筑艺术的立面独立性与艺术性的发展趋势

建筑立面是指建筑的内在组成形式、建筑的表现形式以及建筑体与外界环境所构成的体系,在建筑立面设计与建筑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建筑立面经历了古典设计概念、现代设计概念和后现代设计概念这三个时期,直至最后终于脱了了其自然属性和建筑功能的束缚,获得了自身艺术上的独立性。在这期间,科技的飞速发展与人们艺术审美意识的唤醒是使其独立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科技的进步给建筑艺术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新型材料的应用实现了建筑组成结构更轻、更薄、更坚硬,从而在相同的空闲下建筑设计的可能性更多,建筑可实现的功能更全面,建筑的可能想更广。由于科技的力量让任何地面环境的建筑建设都成为可能,降低了地理位置对建筑行业的束缚。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艺术审美意识没唤醒,当代人对美的追求越来越明显,对精神文化向往与日俱增,而建筑作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对其求新求变自然成为了人们的要求,而建筑行业的新和变最主观的就体现在其外部的视觉结构中,人们对建筑美的追其促进了建行设计行业的发展,也是建筑设计呈现出更多的可能。

(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体系中的表面化发展趋势

当代建筑的去皮化发展主要是针对于当信息化发展建筑行业中,建筑也应该实现自身信息化变革。所谓建设的信息化变革是通过建筑的“肌理”属性能够使人们一眼就能看透它、感知它,以便更快速、清晰地了解建筑所要表达出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内涵,建筑信息化是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使建筑行业与时俱进发生本质性改变的重要阶段。所谓去皮化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把建筑的外部表现形式剥去直接表露出内涵本质和精神内涵,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建筑信息表象化已将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的共识,一方面设计师能通过这种方式更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使用者来说也能通过这种建筑表象化的特点来招致客户,引来更多的经济行为。

三 有肌理视觉特征的建筑设计手法

(一)突出建筑中“肌”的概念

建筑中“肌”的设计手法有“点、线、面”这三个方式,而“肌”的表现形式则是“色彩、形状、材料”,将建筑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建筑真正具有肌理特征。在建筑设计中我们结合窗户、建筑线条、建筑面起伏设计等多种手法来完成对建筑肌理视觉的构建。如北京鸟巢,其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可以在第一时间抢夺人们的视觉目光,高科技的钢结构建筑、新型的设计手法让鸟巢不单单只是一个建筑,使与环境共存、资源回收利用、在相同的空间实现更多应用的可能等功能被兑现,可以使肌理设计不单单是建筑的视觉感被强,而且帮助建筑也实现信息化、高科技化的一种必然手段。

(二)突出建筑中“理”的概念

建筑之“理”我们可以理解成为与大的环境共存,在经济、信息等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再也找不到可以独立存在的行业了,大环境、多元素的融合体制才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当然对于建筑行业也不利外,与环境和谐共存、与城市和谐共存、与居民生活和谐共存也已经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对建筑的要求,而利用肌理概念中的“理”就让我们对新时期的建筑方向有了规划。在对建筑“理”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可采用新型的设计手法,提高单位空间建筑使用的可能性,使用新型材料实现建筑更环保、更轻的可能,使用新理念让建筑技能成为独立的应用个体,也能融入环境之中与之成为一个大整体。总之采用肌理视觉设计必然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

肌理视觉设计概念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视觉化设计理论,设计设计师们可以通过“肌理”概念在建筑设计之中的运用,使建筑更具视觉化、人文化、动态化,这是以实现建筑信息化的主要途径,是让建筑“活”过来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建筑内在功能与外部设计一体化的大前提。

参考文献:

[1] 段安安.当代建筑立面设计的肌理视觉特征[D].北京:北京建筑学院,硕士,2006.

[2] 王林.从理念和方法看旧建筑再利用设计[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硕士,2006.

[3] 王忠杰.线形构件在建筑形态建构中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06.

[4] 王育林;王丽君.从玻璃幕墙到媒介空间的建筑设计演进-论轻薄表皮建筑[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3).

[5] 孙振华.科技园研发中心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05(3).

[6] 常志刚.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2005.

上一篇: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 下一篇:浅谈某销售中心深基坑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