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时间:2022-06-08 02:58:17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教研的大力推进,听课、评课、反思、交流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管理人员、教学行政人员等也加入到评课者的行列中。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出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研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监控作用,但是目前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却存在着诸多误区。老师们提出:现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上级领导调研时所进行的评价,这种完全是自上而下的、他评式的、结论性的评价,往往会给授课教师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很难使评价建议成为授课者日后教学自我调节的内在标准。二是来自学校领导的评价,有些领导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快速提高,评价时优点说的少,问题说得多,鼓励少,指责多,结果挫伤了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三是来自教师相互之间的评价。个别教师为了照顾同伴的情绪,你好我好他也好,对别人的课堂概不言失,或是无关痛痒的评价几句。因此,同伴之间的评课成了一种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四是教师的自我课堂教学评价。由于人类获得的反思与评价,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经过努力,付出一定代价之后实现的,因此,教师对个人教学行为的反思往往是不愿涉及更多的缺点,如果一定要求反思,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停留在表面,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怎么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又怎么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呢?

一、改变评价观念,确定新的评价视角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视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发挥、教学机制、教学任务完成的如何等等,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新课标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有效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因此,在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时,我们的评价视角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与各方面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思考、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

二、抓住评课要素,做到真诚坦率地评价

一堂课由许多要素构成,如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等,评课时我们要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抓住构成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与评价。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看这堂课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地谐的发展,因此,评课时可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进行评价。

1.三维目标体系是否有机结合

其关注点是:教学设计是否把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教学是否围绕三维目标的实施而进行;能否有序地通过知识与技能这一主要的学习载体为其他两个目标进行有效地渗透;学生对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如何等。

2.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改变

课堂上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观察、思考、朗读、想象、猜测、讨论、体验、推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应作为评课的主要方面,特别要点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碰撞、掌握知识与技能所经历的体验和感受、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3.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改变

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如何发挥;教师的组织、点拨、总结是否有效;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有效地监控;如何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状况;怎样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课堂民主氛围的营造是否充分等。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教学氛围看什么?首先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既要看学生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理想的课堂应是“生本化”的课堂:学生已弄懂的,教师不须教;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要帮;学生能互学的,教师不出面。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答案是由学生找到的,课堂上只见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在探究、在发现、在解读,而教师则把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仅在学生思维的困惑处、知识的易混点、技能的延伸点、方法的遗漏点,发挥自己较高的点拨、强化、组织、调控等作用。正如一位教育家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拉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4.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既体现着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又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由一个课的主题和一个个教学环节有机组成的,我们称之为“链状结构”。好的教学设计离不开结构,开放的课堂决不是放任的课堂。无论新课程怎样倡导课堂的“生成性”,讲究教学的因势利导,但教学虽无定法,但有定规,一切教学现象的背后,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优化、合理的教学结构,能给人一种中心突出、首尾呼应的整体感,一种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爱意,富有诗意,具有生命的活力。

三、学会审美欣赏,重在激励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评价他人的乐趣总要高于被他人评价。因此,我们在参与评课活动时,要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教与学的互动,更应该对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学热情、学习兴趣等表示欣赏,因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教师的发展,是发展性评价。因此,评价重在激励,重在肯定。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课,教学本身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总之,评价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评价的目的在于交流和提高。愿我们每位评课者都能放低姿态,真正把自己与授课者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去思考、去探索如何上好一节课,并努力做到“学识与真诚同在,方法与智慧并存”。

上一篇:如何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下一篇:关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发展学生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