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

时间:2022-06-08 06:26:18

如何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一种非正规性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体育课、课间操的不足,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其活动的趣味性和自由度,不仅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但目前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材料贫乏的现状,使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偏向于小型器械的摆弄,或仅停留在计划上,实际活动的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为切实提高户外活动质量,我园从保证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与材料、优化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等方面入手,活动中让中大班幼儿在任一场地自由选材、自由结伴,灵活的场地设置使大带小、大帮小活动真正落实,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得到了较好体现。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这样才能让幼儿玩得尽兴,玩得快乐。在组织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民间游戏往往不需要很复杂的材料准备,也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安排幼儿户外活动的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有特色的民间游戏。对于小班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我们主要是创设有动物形象地情境,让他们快乐地参与游戏。中班、大班幼儿开展民间游戏,要发展动作,有一定的活动量,能活跃身心,提高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体质。如跳格子、跳皮筋、踩高跷、舞龙、抬花轿、捕鱼、马兰花等游戏,都是幼儿百玩不厌的。

二、创设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幼儿创新能力

我园教师以培养幼儿主体意识、良好情感和创新能力为首要任务,努力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以幼儿为主体。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我们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器械“一物多玩”,例如中一班制作的“好玩的跳跳床”,孩子既能顶在头上当花帽,又能夹在腿中当马骑,还能摆在地上学小青蛙跳荷叶等。同时引导幼儿创编游戏的“多种玩法”,探索制定游戏的各种规则等,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玩法,自己创编的游戏,自己想出的规则,所以玩起来也十分尽兴,真正体现了自主活动的快乐,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培养了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孩子们既玩得愉快,又玩出了健康。

三、针对幼儿个体差异优化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帮助幼儿获取成功经验

为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我们采用分散开放的形式,为各班幼儿“量身定制”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以各种器械、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大带小”的活动形式开展,自由选择同伴,共同进行游戏、共同进行锻炼。打破年龄、班级界限,促进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1.晨间锻炼活动采用分散开放自由式,以自制的小型多样器械为主,根据器械类型划分活动区域,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活动内容,教师定点指导幼儿的活动。同时也采用小组与自选活动相结合、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晨间锻炼,如自选传统的跳方格等。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户外一小时体育活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设置不同活动空间,开展一些取材方便、小型分散、深受幼儿喜爱又无固定模式的活动。如游戏――踩高跷、丢手绢、跳绳、扔沙包等,只需简单的器械就可进行,不受人数的限制,同时让幼儿拥有活动的选择权,使户外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更富特色,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养成自觉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好习惯,多种活动整合,实现户外体育活动的多维效应。

3.在主题活动中整合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把活动寓于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的游戏情景之中。如“蛙跳”的动作练习就整合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扮演从小蝌蚪变为小青蛙这一角色的成长过程,整个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游戏性于一体,使之新颖生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而且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加了幼儿的体能方面的训练。

4.举办“幼儿运动会”或“亲子运动会”。针对各年龄班的特点,各有侧重地组织相关活动。例如针对大班幼儿动作发展比较协调,理解能力增强,有一定的自控力等特点,开展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小小运动会,采用班与班、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性游戏,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通过钻、爬、摇、滑、推等形式,提高练习的效果,培养幼儿积极进取精神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户外活动空间的拓展、自制体育器材的投放以及户外活动形式的创新,使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户外活动中关于自主选择、一物多玩、多领域内容整合等的探索研究,更让我们深层次地思考关于优化一日活动的问题,我园多元发展的户外体育活动特色逐渐凸显。

上一篇:我与爸妈比童年2 下一篇:这封信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