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08 05:55:21

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 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背景,分析了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政策、融资渠道、组织结构、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17-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under the Economic New Normality

Xiao Zhixiong Cai Jinqiu

(School of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entering a new normali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new norm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policy, financing channe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ersonnel introduction and so on.

Keywords:economic new normal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trategy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自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每个国家都在经历着经济低迷,经济发展进入到缓慢发展期。在2009年,中国政府宣布投资4万亿美元刺激国内经济增长,虽然避免了中国经济的大幅度下滑,但中国经济还是进入了减速发展阶段。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的GDP同比增长分别为9.2%、7.8%、7.7%和7.4%[1]。不难看出,中国的GDP同比涨幅已经连续4年减少,并且2014年的GDP增幅还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低。2014年5月,在河南进行考察工作时,第一次使用了“新常态”这一新概念来概括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2015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逐步进入新常态阶段,报告中还提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要主动做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工作,在此基础上着力提高国内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可见,我国经济发展正告别传统的粗放式高速增长特性,转而进入高效型、节约型、可持续的较高速增长阶段。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新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2]。

1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从诞生之初就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技术创新和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解决地方就业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政府鼓励和政策扶持,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总体规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大多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根基尚未扎实,处于相对弱小的状态,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下,科技型小微企业面临着相比以往更多的难题。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包括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在面临着改革的巨大压力,经济发展逐步告别过去的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能耗的传统模式[3],要求依靠内需、不断追求质量提高,无疑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11到2014的四年里,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放慢速度,可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却如雨后春笋般,在政策的扶持下迅猛发展。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产研发领域多集中在新兴科技产业,我们通过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生存情况进行研究讨论。

据安徽省科技厅和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1年到2014年的这四年间里,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的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1 335个增长到了2014年的2 361个,环比增长76.85%;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产值也从2011年的6 163.7亿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7 161.2亿元,环比增长16.18%。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技术专利,也由2011年的申报14 183项,授权8 807项,增长到了2014年的申请26 319项,授权16 645项,环比增长分别为85.57%和88.99%。

根据安徽省科技厅的数据得知,在2014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13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115家,而百亿元以上的数量为10家,而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 361家。由于不同行业对企业规模的认定的标准不同,我们暂且借用工业中对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该标准认定:企业的从业人员在1 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低于4亿元以下的为小微型企业,通过这一标准不难看出,超过3/4的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是属于小微型的。再来对比4年前的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截至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一共有1 335家,在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仅有551家,而10亿元以上的仅有83家。在2011年以来的4年内,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快速发展,带动着高新科技产业的稳定增长和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领头作用。

2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外部环境因素

2.1.1 政策因素

大到国家层面的宏观市场调控,小到县域发展的特色政策,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并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关于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任务和目标,在文件中还标明了改革的路线图,规划了改革的时间表,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为中国经济和国内包括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内的诸多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机遇。不可忽视的是,一些专为科技型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政策,往往也是具体而直接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014年,安徽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着力推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通过出台和实施安徽省创新发展战略的“1+6”政策文件,坚持在产业层面立足,将企业和创新载体相结合,将合芜蚌试验区作为带头示范区,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无疑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

2.1.2 科技因素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在逐渐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企业的核心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充分的保证。通过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规律,我们可以得知,科技的进步必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和日常运营方面提供更多的保障。

2.1.3 市场因素

正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存在,才引发了一个个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诞生,充足的市场客源和客户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市场的升级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据专家分析,中国的中产阶级所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预计到2020年左右,将会占到全球的15%。基于中产阶级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一些诸如游戏、影视、医疗健康等产业将会由于消费市场的扩大而得到进一步地发展,这也为部分涉足此类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 内部环境因素

2.2.1 制度因素

企业的良好运营离不开分工合理有序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细致又不乏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的合理与否与企业能否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特殊原因,尤其需要注重组织制度的合理制定,制度的反馈速度和效果相对大规模的企业往往也显得更为快速和明显。

2.2.2 员工因素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你可以把我企业的厂房和设备都拿走,只要你把我的员工留下来,我就能在十年之内重新建立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技术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品研发更新的速度和质量,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资源协调的健康与否。正因为员工的重要性,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中甚至直接标明了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员的比例不得低于20%[4]。

3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政策支持力度欠缺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很多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一方面由于部分优惠政策本身过于注重项目立项和评审,导致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倒在了烦琐的项目评审环节,不能享受到政策优惠和基金支持。另一方面,在部分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方面做得还不够,致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全部合法权益。在部分地区,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相关认定门槛相对过高,程序相对复杂,部分企业还处于持续的认证审核过程当中,与一般的小微企业一样缴纳较高的税费,这成了企业沉重的负担,尤其给部分刚起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3.2 融资渠道难以保证

同一般的小微企业对比,科技型小微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产品的研发,由于研发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要承担着研发失败的风险,这就导致企业容易背负上沉重的债务。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融资渠道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这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5]。由于企业自身性质的原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始资金大多数来自于创立者,而后续的研发资金还是需要向银行等金融商业机构贷款。但是,一方面由于安徽省面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借贷的信贷机构实力有限并且借贷手续十分烦琐,地方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产品研发本身具有很高的风险,难以保证持续稳定地获利,并且企业自身难以向信贷机构提供足够的物质抵押和担保,导致企业即使能够获得信贷机构的部分资金支持,其额度一般也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3.3 管理结构不够完善

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的管理人员较为缺乏,部分企业甚至只是由一位实力强劲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并领导。此类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的经营中容易受到少数几位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在缺乏健全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的情况下,管理者收到的反馈一般较少,所做的错误决定一旦引发风险便难以挽回。另外,由于小规模的企业容易受到少数几位核心领导人的掌控,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情大于制度的局面,容易出现任人唯亲以及赏罚不明的状况。在这样的管理结构下,企业的运营就很容易引发风险。

3.4 技术人员严重匮乏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上千万的毕业生离开校园,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但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难以提供符合毕业生期望的薪酬和升职空间,一直在为核心技术人员储备不足而犯难。研发人员的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潜力。

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合格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员的比例是不得低于20%的。尽管企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紧密联系,科技型小微企业比一般的小微企业在产品的研发上也更注重市场动向以及客户需求,但是,由于自身的实力限制,大多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难以拥有满足其需求的研发队伍,这也使得它们的生存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都大大受到了影响。

4 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对策

4.1 落实政府政策,实施跟踪评价

为了保障具有资格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能够程序化地进行相关创新基金的申请并且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接受地方相关部门的统筹,安徽省科技厅响应科技部的要求于2013年积极开始进行首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备案工作的执行,并且规定未进行备案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再具备相关基金申请资格,一定程度上将安徽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整合。但是,除了资格审查之类的政策需要落实之外,一些涉及科技型小微企业优惠鼓励方面的政策也需要很好地落实,必要时,地方政府部门也可以围绕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当地特色制定一些细致地实施条例作为补充。另外,在政策条例颁布后,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反应和进一步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4.2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预警机制

在引导辅助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稳定的资金信贷来源方面,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完善面向小微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其进入创业板市场敞开大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发行债券提供相关政策引导,同时在融资抵押方面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专项窗口,消除科技型小微企业借贷方面的困难。除了在金融信贷方面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引导外,政府部门也要督促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运营机制,引导企业提高内部资本运营的效率,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合理、有效地投入到生产运营当中,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内部个人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隐患。

4.3 优化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战略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领导需要不断更新自身对市场变化的认识,以更好地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企业正常运营的需要。企业首先应该组建核心领导团队,由核心领导团队结合企业自身的运营需要,在听取员工建议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权责分配制度、赏罚制度进行整合优化,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为更好地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做出积极影响。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更需要在解决好内部组织机构问题的同时加强对企业所处市场的认识,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对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6]。

4.4 引进技术人才,培育组织文化

科技型小微企业要想获得与其运营需求相匹配的技术人才,就必须加大引进技术人才的力度。对进入企业的技术人员实施同企业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不同的差异培训,并依据业绩高低给予不同的奖励,以鼓励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已经分配到岗的企业员工,则积极组织其参与岗位培训,促进同部门员工的交流。对于优秀的员工实施轮岗制,鼓励其在不同岗位接受培训和历练,并提供足够的晋升空间。注重企业员工素质培养,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对待工作的同时,核心领导团队也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引导企业员工自发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工作中互相学习,不断提升[7]。

5 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复杂多变,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安徽省地区的发展方兴未艾,地方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根据中央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做好保障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引领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婕.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2] 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1):51-59.

[3] 陈奕.论低碳经济发展中高能耗产品的海关监管制度设计――以太阳能电池板监管为例[J].行政与法,2012(9):35-39.

[4] 顾光,马媛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80-82.

[5] 吴雅琴.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7):78-79.

[6] 王云珠.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5-8,26.

[7] 张汉忠.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组织[J].学理论,2010(7):20-21.

上一篇:宁波市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电力建设项目安全风险辩识评价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