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陷印技术及其工艺处理

时间:2022-06-08 05:16:45

【前言】印前陷印技术及其工艺处理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扩浅不扩深 这里所说的“浅”与“深”是指印刷图文色相的深浅程度。从色相上来讲,同一种型号的油墨,其颜色由深至浅的顺序是: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白色(W)。按照油墨色相的深浅顺序,在陷印工艺处理中,一般是将黄色印刷图文的边缘轮...

印前陷印技术及其工艺处理

一般,彩色印刷品需要进行C、M、Y、K四色印刷,有时还需要在C、M、Y、K四色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或几种专色,因此,各色印版的精确套印就成了保证印刷质量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对于高档彩色印刷品,必须保证其套印精度,否则印刷品的外观美观度和印刷质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很多,如印刷设备自身的精度、开机过程中的机械振荡,承印物的变形,印版或承印物承受的印刷压力不一致,以及机台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影响到印刷品的套印精度,导致不同色块在承印物上的印刷位置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从而露出第三色或承印物底色(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因套印不准产生的露色露底现象,技术人员在印前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来降低套印难度,其中,陷印技术就是实际印刷生产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陷印俗称“补漏白”,又称“扩缩”,是指在印前制作过程中,利用电脑软件适当调整各色块的叠印范围,从而防止因套印不准露出第三色或承印物底色。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一技术做具体阐述。

陷印工艺处理原则

不同颜色的印刷图文色相不同、明度不同、遮盖力也不同,陷印技术正是利用了以上特点,采用收缩或扩展印刷图文边缘轮廓的方法,使相邻印刷图文之间实现叠印,以弥补套印误差,避免露色露底现象的发生,提高印刷品的美观度。然而,在对印刷文件进行陷印工艺处理时,如何实现印刷图文适当的收缩或扩展是令印前技术人员颇为头疼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陷印工艺处理应遵循如下原则。

1.扩浅不扩深

这里所说的“浅”与“深”是指印刷图文色相的深浅程度。从色相上来讲,同一种型号的油墨,其颜色由深至浅的顺序是: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白色(W)。按照油墨色相的深浅顺序,在陷印工艺处理中,一般是将黄色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品红色印刷图文中,将品红色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青色印刷图文中,将青色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黑色印刷图文中。

2.扩细不扩粗

这里所说的“细”和“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印刷图文线条的粗细,二是指印刷图文印刷面积的

大小。在陷印工艺处理中,一般是将细线条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粗线条印刷图文中,或将小面积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大面积印刷

图文中。

3.扩后不扩前

这里所说的“前”和“后”是指印刷色序的前后顺序。按照印刷色序,一般是将第二色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第一色印刷图文中,将第三色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扩展到第二色印刷图文中。

4.深色浅网区域要反扩

“深色”是相对而言,比如品红色与黄色相比为深色,而与青色相比则为浅色。这里所说的“深色浅网”是指挂网在50%以下的网点面积。在陷印工艺处理中,一般将挂网在50%以上的印刷图文区域扩展到深色浅网区域。

5.相压变块少扩,相压不变块多扩

“相压变色”、“相压不变色”是指相邻色块叠印形成的合成色的色相,若其与两个相邻色块中的其中一个色块的色相相近,则称这一色块为“相压不变块”,另一色块则称为“相压变块”。比如,当专红色与黄色叠印时,若其合成色的色相与专红色的色相较为相近(如图2),则应将专红块(相压不变块)多扩展一些。特别注意的是,当大红色(M100Y100)与大绿色(C100Y100)叠印时,其合成色为黑色(C100M100Y100)(如图3),在这种情况下,大红色和大绿色两个色块之间会形成一道黑杠,对此,在陷印工艺处理中,应对这两个颜色的色块进行少扩处理。

陷印量的确定

很多印前技术人员在处理印刷文件时,虽然按照公司的工艺要求进行了陷印工艺处理,但是印出彩样后才发现,印刷图文的收缩或扩展超出了合理范围,导致印刷图文严重变形,影响印刷质量。可见,收缩量或扩展量(即陷印量)的大小对陷印效果至关重要,掌握印刷图文适当的陷印量是做好陷印工艺处理的前提条件。如果陷印量过小,就无法弥补由于套印不准造成的露色露底现象;如果陷印量过大,相邻色块的叠印边缘就会产生一道深色的轮廓线,影响印刷品的外观效果。

通常情况下,陷印量的大小应根据承印物的特性及印刷设备的套印精度而定。一般,胶印工艺的陷印量略小,而凹印和柔印工艺的陷印量略大。胶印工艺的陷印量可按0.5~2倍加网线数的线宽来计算,例如,如果胶印工艺的加网线数为150线/英寸(1英寸=25.4毫米),则最小陷印量为:1/150×25.4×0.5=0.085(毫米);最大陷印量为1/150×25.4×2=0.339(毫米),即陷印量范围为0.085~0.339毫米。表1为胶印工艺常用陷印量。

注意事项

在制作印刷文件时,色块之间是否需要进行陷印工艺处理,以及如何判断印刷品的最终陷印效果,都是陷印工艺处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此,笔者以凹印工艺为例,提出几点在陷印工艺处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凹印产品的套印精度易受凹版、凹印设备、承印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凹印工艺的陷印量较大,一般为0.2~0.3毫米。因此,对凹版制版过程中的陷印工艺处理有如下

规定。

(1)使用陷印工艺的前提条件是色块的印刷图文面积远大于陷印量,以保证印刷图文的边缘轮廓收缩或扩展后,印刷效果不受影响。如对于一些面积较小的印刷图文,如果采用0.2毫米或0.3毫米的陷印量会导致印刷图文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0.15毫米的陷印量。如果印刷图文存在特别细小的文字线条,其本身已不符合凹印工艺套印的要求,因此可选择0.05~0.1毫米的陷印量,保证印刷不露底即可。

(2)凡是需要套印的两个色块,相压变块的陷印量均为0.2毫米,相压不变块的陷印量均为0.3毫米。

(3)有些印前制作软件自带陷印功能,但是受其程序设置的影响,印刷品往往出现多色或加色现象,导致印刷品须重新返工。所以,利用自带陷印功能的印前制作软件进行陷印工艺处理时,设计人员必须通过比对原稿,在电脑屏幕上仔细、严谨地检查合成文件和分色文件。

综上所述,陷印技术通过陷印量的微量调整,改变具有边缘密接套印关系的色块尺寸,不同程度地在色块叠印区形成视觉上不易察觉的微小颜色过渡区,不仅避免了因套印不准出现的露色露底现象,而且还弥补了印刷工艺和印刷设备的相关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印刷质量,降低了废品率和生产成本。

上一篇:瓦楞纸箱尺寸的合理设计 下一篇:马口铁条码印刷质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