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调查分析

时间:2022-06-08 04:52:10

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学生的领路人”来比喻和赞美教师的伟大。但这些赞美也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一些不利于教师队伍稳定的因素。

一、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

我们通过几种心理量表和调查问卷对当地农村的部分教师(122份有效问卷)和学生(35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几点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

(一)物质因素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主要就从人的物质生活上体现,满足了物质上的需要,人才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更高一级的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村教师对这种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常常也不能满足。教师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对“你是否满意你现在的工资水平”,感到满意的是0℅,不满意的占83.61℅,基本满意的占16.39℅,这正说明了这种状况。在当地,现在教龄在15年左右的中教一级的中学教师的月工资大约在2500元左右,每个学校的中学(副)高级教师都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这2500元工资要用于还房贷,还有各种生活支出(包括水、电、气、电话、车费)以及子女健康及教育费用、人情往来、学习培训费用等等。可见很多农村教师的生活还是很拮据的,以至于有的教师不得不利用空闲时间出去获取额外收入补贴家用。

(二)心理因素

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如其他社会群体,有很多方面还令人堪忧。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农村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选择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统计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32.79℅的教师存在轻度心理问题,有5.74%的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有1.64%的教师存在重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焦虑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强迫性的思维,常感到疲劳、头痛,睡眠不好,易烦躁,甚至敏感多疑等等。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教师出现心理问题。

(三)关系因素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要处在学生、校领导、学生家长等多重关系当中,这些人际关系的和谐会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和学校领导的关系”,有17℅的感到满意,62℅的教师感到一般,21℅的教师感到和领导很难相处;在“和同事的关系”中,满意的占52℅,一般的占33℅,不满意的中15℅;通过师生关系自测量表对学生(初中生)进行生关系状况测量,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初中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够乐观,有39%的学生与教师存在中等程度的困扰,有25%的学生与教师存在严重的困扰。困扰的主要方面是师生地位关系的困扰,即师生关系不像学生想象的那么平等。从这几项调查结果来看,农村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四)期望(压力)因素

主要是社会、学校、家长以及教师自身对教师的期望对教师产生的压力。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社会期望,包括学历、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等等,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种期望也就转加到教师身上。而社会和学校制定的种种法规和制度,使得教师往往很难有效地去教育学生,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惹上麻烦,被戴上“体罚学生”的大帽子,甚至丢掉饭碗,离开学校。教师本身又要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还要承担研究课题,,否则就会影响职称评聘。这些压力常使得农村教师疲惫不堪,产生职业倦怠。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的途径和方式

(一)实施社会保障

这是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的最有效途径。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对于“如何才能让教师做到安心从教”,65.57%认为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待遇,20.49%的教师认为应该改变教育管理体制,13.49%的教师认为首先应该提升自我素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各项有力有效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保证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能满足生活需要,使之能专心从教,同时又要维护教师的人身权益,使之能安心从教。

(二)及时心理援助

教师职业特点造成了教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和学生一样,也需要适时的进行心理辅导或咨询。社会和学校要创建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适时地引导教师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各种活动帮助教师合理宣泄,认识自我,转变观念,释放压力,促使教师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稳定的心态,更好的投入教育教学。

(三)创设有利环境

努力为教师创造更为宽松的教学和生活环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学校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让教师能更轻松的富有自我个性的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学校要适时利用各种活动拉近教师和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以消除隔阂,减少偏见,促使教师能拥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四)改变评价机制

传统的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往往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精神上的压力,也严重伤害了教师的尊严。学校要改变以往那种主要靠教学成绩对教师进行量化评比、排名次、奖励的方式,更要彻底废除那些末位淘汰(分流、下岗)的制度规定,这样才能充分保护教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社会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农村教师有更多职称晋升的机会,促使农村教师安心从教,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各级地方领导、学校领导对教师进行所谓的“师德评价”,这样能让教师更有尊严的从事教育。

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有多方面,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也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积极努力,密切合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促使农村教育事业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责编 高伟)

上一篇:小型英汉双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画笔墨与意境的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