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菌、菜立体种植

时间:2022-06-08 03:57:37

粮、菌、菜立体种植

龙都街道吕标位于山东诸城市西郊,该区域土壤深厚,地力肥沃,水浇条件较好。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果品等。粮、菌、菜立体种植是近年来为了高效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模式。

一、技术内容和指标

通过平菇、木耳与玉米、小麦、菠菜、大白菜、油菜、马铃薯等田园立体组装栽培,实现周年八作八收,创周年亩产鲜平菇2000公斤,鲜木耳2000公斤,玉米650公斤,小麦350公斤,菠菜500公斤,大白菜2500公斤,小油菜500公斤,马铃薯2000公斤,有效生物总量为10500公斤(10.5吨),实现粮食超一吨,产值超过三万元。将绿色作物与菇耳类非绿色高等真菌科学组装,构成粮、菌、菜结合的多层次复间混作种植体系,实现单位面积上粮、菌、菜的综合丰收,创造出高收入、高产出和高效益立体生态农业崭新的种植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种植技术

(一)参与作物种类及品种

1. 马铃薯。选用耐寒力强、抗菌性好、高产优质早熟品种。

2. 油菜。选用抗寒性好、生长快、不抽薹、高产的当地青帮油菜。

3. 大白菜。选用抗病、高产、中熟品种。

4. 菠菜。选用耐寒高产的日本长梗菠菜。

5. 平菇。选用发菌快、出菇快、产量高、抗污染能力强的广温型品种。

6. 木耳。选用高产优质的黄背耳或三明毛木耳。

7. 玉米。选用株型紧凑、叶片平展、秸秆高、抗倒状、耐密植、产量高的品种。

8. 小麦。选用抗病、中早熟、高产的品种。

(二)设计方法

1. 地块的选择和处理。选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风向阳、靠近水源的高产地块。2月底到3月初,亩施经过高温处理的有机肥4000~5000公斤,然后深耕细作,整地保墒。

2. 设计方法。140厘米一带,畦埂宽40厘米,畦面宽100厘米,南北向条带种植。畦埂盖膜种两行马铃薯,畦面种4行油菜。油菜收获后种植两行玉米,马铃薯收获后,平埂成畦,畦面中间留40厘米的管理走道,走道两边挖两条宽30厘米、深15厘米的畦沟栽培平菇。出菇完毕,再重新挖两条宽25厘米,深8~10厘米的木耳栽培畦沟。玉米、木耳收获后,耕地整畦,在畦埂上移栽1行大白菜,在畦埂两侧种菠菜、畦内播种6行小麦。

(三)工艺流程

2月下旬,平菇栽培袋接种发菌,木耳制种;3月上旬马铃薯、油菜种植;4月份油菜收获,套种玉米,室内管理出菇;6月上中旬,收获马铃薯,将平菇菌块移植大田;7月份木耳移入大田,管理出耳;9月份木耳、玉米收获,移栽大白菜,播种小麦、播种菠菜。11月下旬收获大白菜,春节前后收获菠菜,来年6月收获小麦。

三、田间栽培与管理

(一)马铃薯

播种前结合筑畦起垄,亩施复合肥25公斤。3月上旬播种时,亩施复合肥5公斤做种肥。播种前先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然后按三角方式打孔播种两行马铃薯,小行距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深6~7厘米,每亩4000墩。肥水管理同常规栽培法。

(二)油菜

3月中下旬畦内条播4行油菜。播种时,亩施尿素2.5公斤,结合浇水,追肥两次,每次亩追10公斤尿素。

(三)玉米

4月下旬油菜收获后,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碳氨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然后深翻整平畦面,沟播2行玉米,播种时亩施7.5公斤复合肥做种肥。玉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18 厘米,每亩5000~5200株。玉米苗期应少浇水,多松土,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在小喇叭口期用毒沙灌玉米心,防治玉米螟、蓟马等害虫。玉米田间肥水管理应本着延长绿叶期,为平菇、木耳提供较早、较长、较好的遮荫条件。后期玉米成熟后,只掰掉果穗,保留秸秆,使之继续为木耳提供遮荫条件,其它管理同常规栽培法。

(四)平菇

1. 栽培料配方。棉籽壳97%,生石灰2%~3%,蔗糖1%,磷酸二铵1%,料水比为1U1.2~1.4。

2. 装袋播种与发菌培养。2月底平菇装袋播种(袋的规格为26厘米×45厘米×2丝)。播种分两端和中间三层,播种量为10%。播完后,采用微孔通气法两端和中间菌种部位分别打4~5个小孔以利通风。然后将接种后的平菇菌袋置于室内,温室以20~24℃为宜,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经一个月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然后进行培养出菇。在出菇管理中,要注意加强通风;要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到90%以上;如发生菇蝇、菇蚊可用氯新菊酯或氯氰菊酯杀灭。

3. 6月上中旬马铃薯收获后,平整畦面,按田间设计挖好平菇栽培沟,灌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把在室内出菇1~2茬的平菇菌块横向排于畦沟内,每亩3000袋,然后覆4厘米厚的细沙土,覆土,上面再喷适量水。待7天左右,扒去部分覆土,只保留1厘米左右的细沙土即可。

4. 平菇菌块移植大田后,每日在7时至8时、16时至17时喷两次水,使大田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发现菇蝇、菇蚊、跳虫等害虫要及时喷氯氰菊酯等农药防治,要做好排涝,防止大水漫灌。平菇成熟后或下雨前要及时采收,以提高品质,防止高温高湿造成自溶烂菇。

(五)木耳

1. 木耳栽培料配方。棉籽壳90%,麦麸8%~10%,生石灰1%,三元复合肥1%,蔗糖1%,料水比1U1.2~1.3。

2. 装袋接种和发菌培养。5月上旬,用木耳原种进行扩接木耳栽培袋(袋的规格为12厘米×28厘米×4丝),采用熟料栽培。将接种后的木耳栽培袋置于黑暗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培养,室内气温以25~26℃为宜,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65%左右,经1.5~2个月菌丝即可发满菌袋。

3. 7月上中旬,平菇出菇完毕,在栽培平菇的畦沟上重新挖好木耳栽培畦沟。在木耳栽培袋正面按“×”形划破2~3个口,背面用小刀割成宽1厘米,长10厘米,然后在覆土表面再喷适量的水。为提高产量,按同样方式,还可以在玉米小行距之间也移植1行耳袋。耳田管理与菇田管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木耳采收后要及时晾晒。

(六)大白菜

9月上旬,木耳、玉米收获后,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碳氨50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15公斤做基肥,深翻整畦,然后在畦埂上移栽1行大白菜,株距40厘米,每亩1200棵。肥水管理同常规栽培。

(七)小麦

10月1日前后播种小麦,亩播量5公斤,亩基本苗8万~10万,冬前重点搞好划锄,浇好越冬水,看苗适量追施越冬肥,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2.5公斤。3月下旬及5月下旬喷粉锈宁两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4月下旬及5月下旬喷两遍杀虫剂,防治小麦粘虫和麦蚜。

(八)菠菜

小麦播种后,及时在畦埂两侧靠近白菜处播种2行菠菜,春节收获上市,管理上采用常规栽培管理法。

四、主要技术关键解决途径

该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主要是因有平菇、木耳的参与。技术关键重点在平菇、木耳方面,要获得高产高效,重点抓好4个技术关键。

(一)地块选择

一定要选用地势平坦、肥沃、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南北条状种植的好地,否则影响产量和效益。

(二)品种的选用

该模式各类作物茬口紧紧相接,交叉播种,在品种选用上一定要对路。粮菜要选用高产、优质、耐寒、抗病的中、早熟品种。平菇要选用发菌快、出菇快、抗污染能力强的广温型品种。木耳要选用朵大、肉厚、高产的黄背、三明等毛木耳。品种选用的好,效益会更显著。

(三)平菇、木耳移植前的发菌管理

重点抓好3个环节。一是温度。平菇在发菌期,温度要控制在20~24℃范围内,不能超过28℃。室内出菇期要控制在17~18℃,最低不能低于15℃,最高不能高于20℃。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要控制在15~19℃,不要超过22℃。二是水分。木耳发菌要快要好,拌料时要严格掌握好含水量,料水比要控制在1U1.2~1.3范围内。水少发菌不好,水多易酸化。三是防止污染。主要是拌料装袋场所要清新、干净、通气良好;拌料装料场所要用1U10的生石灰水和高效低毒农药进行消毒灭菌灭虫;拌料、装料、发菌场所要远离畜禽饲养场所,切断污染源;所用原料要干燥、优质,决不能用污染料;拌料要当天装锅消毒灭菌,不能过夜。

(四)平菇、木耳移植玉米田后的管理

平菇移植玉米大田后的栽培管理关键有两条:一是湿度管理。菇耳与玉米共生期间,需要较大的湿度。平菇每天要喷2次水,水要尽量喷在玉米和地面上,少往菇体上喷。而木耳每天要喷4次水,水可以喷在玉米、地面和耳体上,没有严格限制;二是虫害防治。木耳虫害较少,平菇虫害多,主要是菇蝇、菇蚊、跳虫等,要用氯氰菊酯农药防治,以免严重影响产量。

平菇、木耳怕重茬,易感染杂菌,要每年轮茬种植。

五、经济效益

在一年半的周年内,在单位面积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的产量统计,平均亩产马铃薯2162.4公斤,亩产油菜571.2公斤,亩产玉米593.9公斤,亩产鲜平菇2344公斤,亩产鲜木耳2045.8公斤,亩产大白菜3498.6公斤,亩产小麦458.3公斤,亩产菠菜768.5公斤。在一亩地里,亩产一吨粮,效益超过三万元。

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苗全亮王国丽

上一篇: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下一篇:设施蔬菜简易有机基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