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的命题特色与启示

时间:2022-06-08 02:55:41

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的命题特色与启示

摘要:对2011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中化试题的命题构成、考点分布、重难点内容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新课程化的要求与高考命题特色,在抓住教启示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新课程教理念、转变新课程教观念,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卷;高考理综化试题;命题特色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2-0051-03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B

1 2011年高考理综化试题概况

纵观高考试题的命制,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将试题的选择权交给各省市教育厅,要求各地结合当地课程教的开展灵活选择高考试题的命题形式,因而就出现了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试卷。然而,全国有山西、陕西等10个省统一使用新课标卷,证明新课标卷在整个高考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理综试题版本及结构如表1所示。

除上海、江苏、海南三省将化科目单独命卷考试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高考采用理科综合试题的形式,满分为300,其中化科目总分在各版本试题中虽有差异,但均占理科综合试题总分的比例约为33%,与新课标卷中的比例相近。2011年,、云南等地仍使用了理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全国虽有12个省市、自治区是独立命题,但有山西、湖南等10个省统一使用新课标卷,新课改和新课程是当代教育教的主流,高考新课标卷也成为新时代考试考核的风向标,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新课标卷。

2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的构成

新课标卷从命题形式和知识考核方面都比全国卷要优秀,从考点知识广度分析: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信息,比如核磁共振、核外电子杂化轨道等知识(如表2所示),同时避开了许多已经多次经过高考考核的热点知识(如钠镁铝的性质)等;从考点知识深度分析:降低了化中关于电解、晶体结构、化计算和有机物的复杂结构推断的难度,将化计算分散到各个信息材料题中,贯穿整套试题灵活多变而难度适中,既有利于区分考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运用的能力,又有利于科地对考生做正确的考核与评估。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中化科目不仅非常重视情景设置和信息材料,也针对不同范围的考生设置不同的选做题。如表3所示,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中化科目试题,包含必答部分85允选做部分15分,考生可根据已选修知识模块在化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及有机化基础三道题选择做一道。这样充分发挥了考生的知识主动选择性,三道选做试题难度相当,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训练爱好来选择。

3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知识考核特点

结合表2的各模块分值比例数据可知,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中无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知识、化计算、基本化概念与理论及化实验的五大模块分值比例约为5:5:4:8:2,着重了基本化概念与理论的知识的考核,降低了化实验的比重,将化计算能力的考核提升到与无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知识模块的同等高度。从无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中考点知识可知,新课标卷选择了一些非常新鲜的物质(如CaH2)做为命题的新亮点,考题侧重推导理解而并非高难度,体现了信息时代的同步性。

表3分值数据表明:化试题组成中必答部分85允其中客观选择题分值占49.41%,客观题分值与主观题分值比例约为1:1。这样的巧妙设置可以适当缩减基础较差的生与成绩优异的生之间的差距,而考生如需获得高分也并非容易。

表4中各模块的分值比例数据体现了高考考核知识的基本趋势,总体要求是越来越注重生基本素养和应变知识能力的运用。很显然,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的考核注重了基本概念与理论模块的知识比重,适当提高了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知识模块的知识比重,化计算模块的知识比重保持不变,而化实验模块的知识比重若有偏低。

4 新课标卷命题的教启示

整体上分析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可知:新课标卷体现了时代教育进步的需要,对考生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做了进一步的强调,也为新课改教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今年高考新课标卷的鲜明特色如下:①考点知识覆盖面广泛,如核磁共振、Ksp、杂化轨道等新亮点涌现;②考试深度适中,试题的命制遵循“难度适中、灵活多变”的原则;③加强对考生的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④化计算的分值比例控制得当,化计算贯穿各个大题,活而不难;⑤突出化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考核,力求知识面的宽广;⑥有机化知识的考核力求“稳中不变、难度适中”;⑦避免了高难度的推断与理解,无机化合物知识难度系数下降;⑧注重“立足教材,回归教材”的重要特色,许多命题与教材实例紧密相连。

新课标卷为新课改教育教指明了方向,根据新课程新课改的要求,新高考将逐步从知识的误区走出,力求考核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的掌握。实验技能的考核虽在今年的新课标卷中没有得到体现,但它必定是新课改教的主流方向,新课改的不成熟决定了新课标卷不能大胆地设置化创新试题,但这是今后的高考化命题的方向。新课标卷的命制与特色给予我们众多的教启示:

4.1把握命题方向,精读高考考纲

绝大多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已熟悉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程教模式,然而更多地是没有掌握新考纲对命题形式和要求做出的解释,这些是直接影响生备考的关键依据。提高教效率、指导生走知识捷径,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精读高考考纲。新课程高考命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组织上都较大异于以往的高考,一线化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课程考纲,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核心,真正带领生做到考试上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2注重知识线索,发挥主体优势

从新课标卷的高考内容组织上来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力求知识广泛、内容丰富、运用知识灵活应变,这就要求一线化教师,在日常教中多帮生组织知识线索,将高中化知识形象生动地巧妙连接起来。最大发挥生的主体优势的能动作用,成功地调动生的求知动力和知识的拓展。

4.3关注STSE与科探究

新课改理念中明确强调,将科素养与探究性知识习为主导作为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因此,科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及自主探究习就成为了新课改的主要任务,而化STSE试题正是此种要求下的特殊题型。纵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试题的命题形式,发现85%以上的试题都与情境介绍、信息材料密切相关,这正是“知识来源于教材,灵活应用于实际”的生动体现,STSE试题灵活将高中化基本知识包含于材料介绍中,巧妙地考察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时代的主流。广大的一线化教师应力求在平常的训练中不断提高STSE试题的训练力度,增强考生的应试能力。

总而言之,高考为国考,高考新课标卷也是新课改的风向标,广大一线化教育工作者应从中分析总结经验,不断在实践中努力攀新高。

参考文献:

[1]王磊,支瑶,孙红保.新课程高考化试题特点评析[J].基础教育课程.2009,16(9):65~69.

[2]王春.新课程视角下高考化实验试题考查动向及复习启示[J].中化教参考,2009,37(9):48~50.

[3]曾兵芳,周兰根,聂小燕.2009年新课程高考化卷科探究能力考查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8(12):15~18.

[4l俞水泉.从新课标实验区高考化试题谈新课标下高考化复习[J].中化教参考.2009,37(1~2):45~47.

[5]龙威,徐文媛,徐国辉.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中化科知识点统计分析与教策略的调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9(10):20~21.

[6]肖中荣.新高考化实验命题方向初探[J].化教.2010,(1):64~67.

上一篇:第二代生物燃料 下一篇:对“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