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菏泽发展的历史跨越

时间:2022-06-08 02:12:20

突破:菏泽发展的历史跨越

时值春日,菏泽的牡丹含苞欲放,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山东省菏泽市市委书记陈光。谈到菏泽这一方水土,陈书记如数家珍: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菏泽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在回答记者关于城市经营和城市管理构想的问题时,陈书记风趣地称自己为末代专员和首任市长,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发展的过程,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建设方面菏泽提出的是高起点起步,要做到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配套、一流的绿化美化和一流的管理,同时城市经营也离不开市场运作,吸引各种资本参加城市建设。正是坚持了这种城市管理理念,并遵循实事求是、稳扎稳打的原则,近年来,菏泽不仅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

突破的地缘解释

菏泽位于鲁西南,河南、安徽、江苏交界的地方,辖八县一区,人口890万。曾长期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产出率非常低,百姓生活穷困,吃粮要贷款,比较贫困。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代,获得投资比较少,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从主、客观两方面造成发展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些机遇抓得不够好,思想观念受限,从而在山东省形成落后的局面。2004年春节后,省委省政府在菏泽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作出了“突破菏泽、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菏泽提出了“三三一一”发展目标,即“三个明显”: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三个高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一个新台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一个新跨越”: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加快菏泽发展,当地采取了东西联动、加强干部交流、促进劳动力转移三大动作,实施了“百个项目进菏泽”、“劳动力西输东接”两大工程,出台了六条促进菏泽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实行了东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威海、东营、济宁8个强市对口帮扶菏泽的8个县。陈书记特别提到了菏泽把劳务输出作为产业来抓,即三个层次:基本劳务、技术劳务和品牌劳务,菏泽的劳务输出目标是要做品牌劳务。

到目前为止,共签约东西联动项目54个,总投资124亿元,“西输东接”累计输出劳动力14万人;交流干部在促进东西联动、加快菏泽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部8市对口帮建8县。工业园工作迅速启动,达成项目合作协议80个,总投资54.3亿元。

下一步菏泽怎么发展,陈书记说:“我们是把‘突破菏泽’当做战役来打的,实破菏泽这个词非常恰当,历史上有突破黄河、突破长江和突破乌江,我们应该把‘突破菏泽’与历史上的三个突破相对应,它的意义是非常重的。菏泽现在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各方面对我们的帮助形成一种爆发力,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打开这个缺口,帮助我们占领前沿阵地,我们要大踏步地向前推进,扩大战果,夺取战役的胜利。”一年下来,菏泽已经打开缺口,站稳脚跟,下一步要进一步向前发展,深入落实。而菏泽的实际情况是农业很落后,工业更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落后的局面要解决。菏泽市因此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菏泽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龙头企业的建设,通过推动工业化,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菏泽市借助建设粮棉油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能源和化工基地、区域商贸物流基地三大基地,确立能源、化工、林产业、食品加工、棉纺产业、机械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陈书记介绍说,六大产业的布局要形成版块经济,县区紧密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发展二、三个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一个特色经济、中小企业、专业市场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抓一批骨干企业,一批优势产业,一批品牌工程;大干三年,达到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第二产业继续增长5个点,二三产业占到85%左右,财政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三大基地初具规模,六大产业初现雏形,百姓收入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2004年以来,菏泽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工促农谋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面对菏泽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否合适的置疑,陈书记说:“我们认为工业和农业是分不开的,比如林产品的加工就很难区分是农业还是工业。”而且他们认识到,菏泽欠发达关键在于工业落后,要实现“突破菏泽、加快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2004年一年下来,突破菏泽战略初步见到成效,DGP增长17%,财政收入增长31%,工业增加值增长40%,利税增长40%,外经贸出口增长150%,占山东省第一位。农民纯收入提高了19.9%,各项指标排在全省的前位。

发展的现实意义

漫步菏泽市街头,高林木覆盖率带来的满眼绿色让人不禁感叹这个平原森林城市的魅力,不时映入眼帘的盛开的牡丹花让人感受到菏泽人民的热情,行色匆匆的市民让人领略了这个城市的脉动节奏。

特色乃城市发展之路。近年来,菏泽立足于建设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花城水邑”为依托的平原森林城市的总目标,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路子,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后投入财政性资金10亿元以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对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菏泽努力打造城市特色,聘请全国一流专家编制完成了新一轮《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标志性地段的详细规划;投资上亿元对曹州牡丹园进行了园林化改造,建起了牡丹广场、文化柱廊和国花馆等一批景点;实施了“牡丹进城”和“大树进城”工程,向城区引种牡丹、芍药等名贵花卉;加快了环城公园和赵王河公园的建设进度,环城公园一期工程顺利完工,赵王河公园已形成初步景观;在城郊营建了环城林带;对城市主干道两侧实施了拆墙透绿和宽幅绿化,在市区内营造林荫广场和街头绿地,一个以“花城水邑林海”为特色的平原森林城市初具雏形。

菏泽在城市建设上提出了“九个坚持”原则,陈书记介绍说,九个坚持即:坚持高点起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先行,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重点,对开工的项目集中力量,攻其一点,保其一段,确保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坚持与园区同步,在功能设计、总体规划、具体项目建设上同时研究,同时安排,同步进行;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坚持重在管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不能简单行事、违法违纪;坚持量力而行,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超越财力和经营城市的能力,不能超越群众的承受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小城镇特别是沿公路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菏泽翻修、拓宽了老城区道路,打通了多条断头路,改造了城市出入口,在城市主干道修筑了高标准人行道,完善了下水道、排水管等配套设施。高标准、全配套完成了市经济开发区和牡丹工业园的路网建设,使城市路网覆盖区域达到130多平方公里,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相继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日供水15万吨的黄河净水厂,结束了全市无法处理污水和近靠黄河却饮不上黄河水的历史。垃圾发电、热电联供、管道天然气等一批重点城建工程进展顺利,全面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城市经营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的课题,通过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采取招拍挂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既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财源保障,形成了“投入、增值,再投入、再增值”的良性循环机制。2004年,全市实现土地收益8.4亿元,其中市区实现5.2亿元。

同时菏泽积极推进城建体制改革。将建设系统由一委(城建委)改成四局(规划局、建设局、市政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后来又组建了行政执法局,对市政工程管理实企业化管理。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出台了环境卫生经营服务投标、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考评奖惩等办法,组建了若干个保洁公司、清运公司、监理公司,按市场化运作平等参与竞争,实现了由“拿钱养人”到“拿钱养事”的转变。

菏泽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两轮驱动,通过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建设、大力度治水、大范围美化,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个年轻的城市前进的步伐扎实、稳定,必将成为鲁西南的一颗新星。

上一篇:虹飞大江 潮涌扬州 下一篇:不断提高 政府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