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新标准

时间:2022-06-07 09:02:18

我将从下面五个方面来介绍《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首先是数字社区国家标准的由来,第二部分是国标主要的内容,第三部分介绍国标的编制过程,第四部分是国标颁布的意义,第五部分谈一谈国标颁布以后的工作计划。

数字社区国家标准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智能建筑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智能建筑主要的技术是采用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技术。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领域是智能化的技术整体水平都不高,而且由于标准不统一,通用性、开放型、互换性、安全性、相关产品开发严重滞后。

同时,我们在产品或者是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觉得缺少市场的质量监督规范,同时缺少标准,产品研发出来以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可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但是国家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在这方面造成了我们的产品五花八门,互换性几乎没有。

数字社区国家标准在2003年是由建设部立项,建设部当时作为牵头单位会同信息产业部以及北京市信息产业监督局,我记得当时深圳市搞过一个地方标准,后来建设部主抓编制《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国家标准,所以当时深圳的地方标准就停掉了。现在目前这个标准是2003年立项以后经过3年多时间的各位专家包括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这一个标准已经在2006年的1 2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式颁布实施了。随着这个标准的贯彻深入,有一些相关的内容,或者是相关的活动,以及相关的规定作为主管部门也会陆续出台。

全国的六大协会和一些研究机构基本上都参与了标准的编制,如“全国工业工程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安防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冷冻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沈阳消防研究所”等。

我们这个标准是一个系列的标准,可能作为一个数字社区涵盖面太多了,可能涉及到智能社区和应用的系统有十几个系统,我们只是根据系统的内容不同,我们把这个系列的标准分了四个部分,这是四个标准号,第一是系统通用要求,第二是检测验收,第三是物业管理,第四是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

标准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对每一个部分的标准简要地介绍一下:标准的第一部分系统通用要求,在这个系列标准中,第一部分明确了我们建筑及住宅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统平台的设计要求,这个平台原来基本上是各自独立的,安防、IC都是各自作管理,后来有一些技术的发展相互有一些交流,但是最早的技术发展是各自独立的。作为新的《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国家标准,对于这个平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概念,那就是首先提出平台集成的概念,作为这个系统集成平台应该由智能化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通信网络系统还有支持这些系统的基础设施来组成。比如说通过布缆系统、电源、机房环境等等,这些所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建筑和居住系统数字化系统结构图中,上面是应用层,中间是支撑层,有一些共享的数据库,最底层是一些网络基础设施。这样通过最上层的应用实现了我们数字化社区智能建筑的一些管理,同时也增加的一些服务的功能。

标准的第二个部分是检测验收,我们原来在建设部也编制过一个公正的验收规范,当时叫“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工程检测验收规范”,这个验收规范没有上升为国家标准,所以我们这个检测验收是在原来的检测验收规范基础上作了一个调整和修改。检测验收涉及到大约十几个相应的子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火灾、消防、安防、综合布线、智能化、电源、机房、安全保密、家用电子,这个家用电子就是我们现在比较火的数字家庭系统。

作为信息安全和IC卡,我们有一个行业标准,建设部的IC卡数据在我这里,全国各大城市的公交IC卡的管理和发放也在我们这里,相关的行业标准,我们在制定这个国家标准的时候对这个行业标准也有一些具体的说明。

这个系列标准的第三部分是物业管理。我们生活的小区都有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管理,作为我们这个新编制的标准,这个物业管理应该有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的物业管理模式提升。同时,在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就实现了人、设备这些管理,但是作为我们现在生活可能都提倡 “数字生活”的概念,因此物业管理也要通过一些网络的管理,实现物业管理服务的增值。物业管理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数字化应用系统的构成,第二是数字化物业管理管理的流程,第三是设施数字化管理的流程,第四是社区内综合安防的数字化管理,还有一些其他系统的数字化管理。

标准的第四个部分很重要,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原来在这个行业里面没有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我们首先提出,并为原来的各个企业技术、产品搭建一个平台,要求下面的子系统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互换性。采用开放系统规范构成一体化集成的系统,为工程设计、实施、系统配置、物业管理、运营及增值服务构筑了一个通用的系统平台,是建筑和社区数字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开放和可互操作的对等控制网络为数字社区和各子系统的应用提供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了将控制网络与企业各社区局域网和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实现对社会的远程监控、管理和诊断、服务。作为开放的建筑与社区数字化系统的基础是公开的通用的,标准的控制网络和互换性的,在这个制定标准的时候我们参考了国外的一些主流的通信协议,我们在这个内容上只是对一些技术应用这一块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控制网络通信协议标准的出台,能够使相应的产品满足数字化应用的需求,克服了原有厂商我说的技术封闭、数据不能共享,而且互相不能互联互通,这是困扰建筑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矛盾。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的房地产很热,作为物业后期的维护是由物业管理公司来维护的,作为房地产商和物业公司所站的角度不同,他对所占的设备、系统的使用,包括采购他都是有各自的想法的。房地产商为了控制他的利润,所以他可能要从产品的价格去考虑,作为物业是长期地为业主来进行服务的,设备的好坏、使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后续服务的质量。所以现在目前我们不是非常准确的数据,据我们了解,现在目前内地城市的智能化设备,建成以后的使用率不到50%,目前的设备有的房地产商刚建的时候使用还可以,但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当中产品坏了,有的可能是小厂商倒闭了,有的可能是因为产品的后续服务跟不上,所以这个产品没有办法为业主服务。

物业管理他是一个服务提供单位,他只能是房地产商交给我什么我就维护什么,他们也是产品的开发商,构成某些系统建设很好,但是使用率不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也在这个标

准上提出一些思路,下一步在一些工作上我们有一些侧重。

这是第四部分的标准的一些具体要求,只是他对系统的构成、通信协议、控制网络的安全、控制网络的管理和互联,还有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这是讲控制网络协议所要求的内容。

通过编制这个标准,可以使数字化的系统建设和运营在需求、功能和管理上互相协调,与相互支撑,达到建筑及住宅社区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的有效结合。同时也为建筑及住宅社区的管理者和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和舒适、安全、节能的生态环境,以及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

标准的编制过程

我们这个标准从2003年开始启动,到2006年12月1号正式实施,我们共吸纳了国内外的企业有50多家,这个企业有的是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美国的霍尼韦尔、日本松下、日本NTT、日本理光、韩国的三星,还有国内的一些品牌企业,如TCL、普天、海湾等,这些企业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同时在国内的智能化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的厂商。所以我们认为他们参与的标准编制应该是能够基本地符合国内的现状。因为这个数字社区涵盖面很广,既有智能建筑的一些方面,还有消防、工业控制、电工,所以全国的六大协会也参与了我们标准的编制。

同时参与标准编制的专家都是国内的知名专家,也有一些是原来参与编制建设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专家,这些专家主要是通过我们部里的几个专家委员会组织起来的,如建设部的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建筑协会智能建筑委员会,建设部智能建设开发推广中心,信息产业部十五所,信息产业部的四所,建筑科学研究所,国家保密所、信息安全中心、国家计算机检测中心、科学院、清华大学、矿业大学等。

标准颁布的意义

标准颁布以后能够对我国的智能建筑各智能社区的建设的服务、运营提供方向,原来我们对建筑主要是设备的管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能要把智能建筑纯设备的管理进行提升,提升到把一个服务的理念加进去,所以这里面对服务的功能提供了一些具有的要求,同时提供的一些具体的思路。

其次,标准推动了我国建筑领域的信息化的发展,这个建筑领域的信息化在国内发展的很多年,在行政管理这一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社区信息化这一块,因为社区是民政的定义,在建设领域的定义是“居住区”,我们这个标准的名字叫“建筑及居住区”,而不是“建筑和数字社区”,只不过这个“居住区”定义成“数字社区”了。我们通过编制协议,也为设计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系统集成单位提供有关数字化系统建设和规范等的指导。同时规范了建设领域智能化各系统,通过规范接口和通讯协议,使各系统具有开放型、互联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的特点。这个标准在国内来说是第一个国家级的标准,国际没有社区的概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标准能够对现有的网络设备和生产商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这个标准上我们也提供了一些系统检测验收的依据,我们知道现在国内的一些楼宇的建筑在验收的上面对智能化的系统缺少验收的手段和过程,我们可能从传统的模式和土建结构进行验收,对于智能化的验收原来没有标准的时候没有检测依据,同时没有检测手段,通过新近颁布的标准我们可能会逐渐纳入到最终的楼宇和小区的验收规范中去。

同时我们也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接口,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一个基础的单元,数字城市从数字社区获得的数字接口必须通过我们数字社区建设的标准化才能获得有利的数据。所以我们通过建设数字社区,执行数字社区的国家标准,能够和数字城市进行无缝的链接。

第四,通过颁布国家标准,我们对工程设计、实施等等规范的他们的工序,促进了数字产业化的发展。

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目前按照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我们也在全国开展关于数字化社区的标准宣贯和培训工作,我们想通过这个宣贯要求房地产商和生产企业和研发企业来执行这个标准,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这个数字社区的规划和建设探索一种数字社区的建设和服务的运营模式。因为作为数字社区可能不单纯在原来的智能小区上。可能要把建设和运营相结合,将我们的数字社区做好。因为数字城市信息化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社区怎么进行运营和服务,把原来的设备进行管好的同时,加一些服务的理念,同时国家“十一五”科技部的中长期发展纲要也特意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的服务业,关于数字社区这一块时科技部也是列在建设部,我们也是参与单位。所以建设部对数字社区这一块非常重视,在标准确定以后去年的9月搞了一个课题,“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正在联合有关单位正在进行项目的研究阶段,预计在2008年的12月份最后通过建设部组织的验收。

我们也计划通过这个标准颁布以后,组织定期的研讨会,因此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标准颁布以后,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同时作为使用单位来说,也会给我们提出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我们也想通过组织这样的研讨会对标准提出一些我们以后改进的意见,以便我们在3年以后的修订过程中完善这个标准。同时我们建设部也在做相关部门的工作,正在组织要成立一个全国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将把智能数字社区,或者是智能建筑的一些相关的标准,包括跟国际对口的一些相关标准,包括国内的转化跟国际进行接轨,有一些标准我们知道在国际上的标准,智能建筑的标准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在某些方面是有些脱节的,怎么样把国外的一些标准进行国内的转化和本地化,这也是我们重点探索和希望发展的构成内容。

第四,我们在积极组织示范试点项目,配合标准的实施。作为标准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试点项目进行实施的话,这个标准可能存在的意义不是特别大。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具体的试点项目能够找到这个标准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江苏一个省正在做这个标准的试点。在这个试点我们还是提出了一些服务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把刚才讲的数字生活的一些理念都加入在数字社区的综合总体规划概念之中去。这个项目现在跟当地的政府配合,我们正在努力地开展。

第五,通过这个标准我们要组建行业的联合组织和专家委员会,实际上我们这个专家委员会已经有一个雏形,原来参与标准编制的一些专家都是我们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我们要建立一个行业的联合组织,这个类似于一个联盟或者是一个标准化建设委员会。

第六,我们要建立一个数字社区的开放式实验室,因为产品研发出来以后,满不满足标准,在行业内的应用情况,能不能实现具体的功能,这一块国家还是要有一定的检测或者是认证的手段,这一块我们也是通过标准去组建这样的相应实验室。

第七,满足标准的相关产品整合。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也到了一定的阶段。原来我们智能小区只是实现了设备管理的层次,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人们的生活需要了。换句话说,在社区内还是有很大的商机,包括国际的一些大企业,如英特尔、微软这些大企业都在专注中国巨大的市场。作为我们主管部门也想通过政府的引导,构建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肯定是一个三方合作的平台,政府通过一些政策引导,有一些具体应用的单位搭建这个平台,由第三方的运营机构来运营这个平台,形成一种数字生活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肯定将来会引导整个中国一个很大的市场。

上一篇:近距离无线技术的介绍和对比 下一篇:楼宇自控及空调计费系统在烟台华美达广场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