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循环指令G75在FANUC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7 12:02:16

复合循环指令G75在FANUC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在数控车削过程中,会出现深槽、多槽和宽槽的零件,如果采用G01指令进行编程加工则程序较长,容易出错。内外径向切槽复合循环指令G75则简化了编程过程,并且能够自动断屑,防止扎刀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循环起点;切槽;G75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切槽加工是很常见的加工内容,切槽的加工工艺很多,加工过程中要服从整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槽加工的特点。根据槽的加工特点,可以分为:单槽、多槽、宽槽等。对于深度和宽度不是太大的槽,可以采用直进法,利用等于槽宽的槽刀一次切削成型;对于深槽,则需要采用分次切入,多次成型;对于宽槽需要采用排刀粗切,沿槽精车的方法。如果采用G00、G01来实现深槽、宽槽以及多槽的切削,会给编程带来极大的麻烦并容易出现错误,固定循环指令G75的应用,使编程变得简单易学,减小了编程的工作量和错误率。G75在不同的系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比如广州数控、FANUC系统已经具有直接用于宽槽和深槽加工的循环指令,而HNC-21/22T世纪星系统目前还没有切槽循环指令,在遇到宽槽和深槽问题时可以用子程序来解决。下面我们主要讨论FANUC系统中G75的使用。

1.G75指令格式

G75R(e) ;

G75X(U) Z(W) P(i)

Q(k) R(d)F ;

e:X方向的退刀量,为模态值;

X(U)、Z(W):所切槽的终点坐标;

i:X方向的切深量,半径量,用不带符号的值表示;

k:刀具完成X方向切削时,Z方向的偏移量,用不带符号的值表示;

d:刀具在切削底部Z向的退刀量,可省略;

F :进给速度。

2.G75指令说明

刀具进行切槽时,从循环起点以Δi的切深量进行径向切削,然后回退e的距离,方便断屑,再以Δi的切深量进行径向切削,再回退e距离,如此往复,直至到达指定的槽深度,然后退刀到径向起刀点,完成了一次径向切削循环。刀具沿轴向移动一个距离Δk,进行第二次槽深方向加工,如此往复,直至达到槽终点坐标。然后退刀到径向起点,然后回到循环起点。(注:当Z方向的偏移量小于Q值时,则以槽的终点坐标值为准进行偏移,偏移多少,系统会自己计算。)

3.加工如图所示,毛坯为φ55的45钢

分析:本工件由宽槽和多槽组成,并且为深槽。加工过程中如果断屑不畅,就会出现扎刀现象,所以加工时就要考虑断屑问题,如果采用G01指令来加工,在切槽时X方向需要用进刀、退刀的方式来实现断屑,这样编程复杂,程序较长,并且容易出错,而切槽复合循环指令G75,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切屑过程中可以进、退刀,实现了自动断屑,简化了编程。

在切φ34×10mm的宽槽时,G75中Q(k)的值应该小于刀宽,(比如在车这个工件时所选用的切槽刀刀宽为3mm),那么只要Q的值小于3000就可以。在切φ30×3mm的多槽时,因为刀宽等于槽宽,且这5个槽分布的都有规律,在切槽过程中G75中Q(k)的值应该选为8000,这样两个G75就可以完成宽槽和多槽的切削。

G75为复合循环指令,所以在切槽之前应该有循环起点,数控车床在读到G75指令时,从定位点开始直接切槽,所以定位时,应考虑对刀时用的是哪个刀尖,如果对刀时用到是左刀尖,则应加上刀宽,右刀尖则无需加刀宽。本例切槽刀采用左刀尖对刀,宽槽φ34×10mm的定位点应选在Z-8mm处,多槽φ30×3mm的定位应在Z-23mm处。

参考程序:

O0023

G99T0101

M03S400F0.3

G00X57.0Z2.0

G90X52.0Z-60.0

X50.5

G00X100.0Z100.0

M05

M00

M03S1000F0.1

G00X57.0Z2.0

G00X50.0

G01Z-60.0

X57.0

G00X100.0Z100.

M05

M00

T0202

M03S600F0.08

G00X52.0Z-8.0

G75R0.5

G75X34.0Z-15.0P1000Q2500

G00Z-23.0

G75R0.5

G75X30.0Z-55.0P1000Q8000

G00X100.0Z100.0

M30

【参考文献】

[1]《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