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整合碎片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6-07 11:15:16

基于信息化技术整合碎片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各种媒体终端的应用便于教师在互联网上收集海量的教学资源,这类资源具有碎片化、娱乐化、浅阅读以及随意性。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碎片进行整合、加工制作成有针对性的系列微课视频,应用于建筑水暖电工程计价课堂教学,使资源具有可视性、规范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习具有主动性,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碎片化教学资源 沟槽连接 微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正逐步地改变着我们传统教学模式,其便捷、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优势不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在教与学当中架设教学情境、扩展空间、师生交流的平台,对培养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各种媒体终端的普及化,如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和下载各式教学资源,这类资源具有碎片化、娱乐化、浅阅读以及随意性。因此,如何对这类资源进行规范合理地整合使之应用到课堂教学成为关键。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重难点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师点评、教学反思等辅教学资源,是有一定相关性和整体呈现方式的“主题式教学资源”。微课看似短小零散,一般只有一两个知识点,但其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其明确的教学要点,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系列化的微课视频是将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整合成高度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 课例基本情况介绍

《建筑水暖电工程计价》课程是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工程造价学生,此前学生学习了建筑水暖电工程基础知识与造价程序,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钢管沟槽安装与计价是本课程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学习消防水系统的重难点,由于沟槽安装技术其工艺涉及切割机、滚槽机等机械设备,且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以够用为原则,课堂教学中不必让学生自行操作其设备,只需要了解沟槽安装工艺的技术要点和连接工艺。因此,教学目标包括认识钢管的种类、了解沟槽安装工艺;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不同管径、不同材质的管道;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课程小组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够用为原则,综合运用模拟动画等媒体表现形式将“钢管沟槽安装与计价”制作成系列微课视频。

2 微课视频制作思路

教学用微课视频力求将知识点化抽象为直观,降低思维难度,按照行业规范,提高认识的准确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贴近知识难点、行业特点、应用性强。将搜集的海量教学资源运用信息化技术,如IMindMap、Flash、PPT、录屏软件、会声会影等进行制作和加工,形成图、文、音、视频、动画等资源,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设计针对性的五集系列微课视频:《钢管的识别》《钢管沟槽连接技术》《钢管施工技术要求》《消火栓管道系统计量与计价》《综合单价》,具有视频清晰、片头统一、富有创意,围绕理论、技能、规范、实践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提升。

3 系列微课视频介绍

3.1 第一集《钢管的识别》

采用PPT式微课视频,将网络收集的钢管图片进行整合分类,利用PPT课件配以大量清晰的图片、详实的文字说明和音效,分别介绍钢管的分类、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的区别、钢管的管径表示方法、定额中钢管的分类和管径范围,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

3.2 第二集《钢管沟槽连接技术》

采用动画加视频拍摄式微课视频,围绕预埋套管―切管―滚槽―开孔―安装机械三通―安装管道―系统试压―管道刷油等,一系列沟槽连接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设计,通过Flas模拟施工步骤,采用模块式教学策略,配以音效和文字说明。视频可自由播放暂停,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3.3 第三集《钢管施工技术要求》

采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微课,将网络收集的钢管施工技术要求的视频文件进行挑选和整理,利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配音,并插播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提供教学所需要的相关资源,视频图文真实,配音讲解清晰,使资源具有可视性、规范性、共享性,加深学生对钢管施工技术要求的认知。

3.4 第四集《消火栓管道系统计量与计价》

采用录屏软件制作微课,对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部分,进行完整的消火栓管道系统清单计价编制,录屏清晰流畅,所涉及知识重点画面进行圈画和强调,亦可自行播放暂停。视频教学直观生动,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思维空间。

3.5 第五集《综合单价》

采用视频拍摄制作微课,拍摄学生综合单价计算过程,后期剪辑,对收集的学生作业进行挑选扫描,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错误示范和正确示范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进行检验,教学进行归纳总结,录制正确的综合单价计算步骤,供学生自查自纠。

4 结语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资源,其具有“小、微、精”的资源建设新模式,可将海量网络收集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新制作,也是快节奏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将冗长的课堂教学转变成可视性、规范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灵活高效的课堂,既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使学习具有主动性。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11―15.

[3]郑小军,张霞.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及其对策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67―69.

[4]陈利.浅谈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Z1).

[5]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议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整合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