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时间:2022-06-07 06:50:00

再论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摘 要:我国银行业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由于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银行自身的改革的影响所致。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控力度减弱,基准利率频繁变动,加大操作成本。在目前情况下,必须采取针对性策略,运用多种组合手段进行调控。

关键词:银行业;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效应;存款准备金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12-0053-05

近年来,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给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特别是进入2007年以来,巨额的资金流动性促使银行信贷规模急剧膨胀,不仅间接地拉动了资产价格全面上升,也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稳健运行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和疏导,防范流动性对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一、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表现与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银行的存贷差却在不断扩大,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内循环,缺少有效的资金投放渠道。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现还是从成因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问题。

1-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当前从我国货币运行的基本状况来看,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据测算,目前商业银行合理的超储率应保持在2-5%左右,但截止 2005年底,银行超储率为4-17%,2006年底为4-8%,在中央银行2006年以来5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超额准备金率0-63个百分点的前提下,商业银行2007年2月末的超储率仍为3-66%,在如此低的收益率下,超额准备金依然高企,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说明商业银行体系的确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是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银行自身改制的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的增速,且两者的差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度下降。截至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17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8倍;2006年末金融机构存差达创记录的11万亿元,存贷比为67-1%,即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67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他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循环,远远低于75%的存贷比例上限。

三是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交易量高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实行分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因此银行资产的运用除了贷款和存放于中央银行外,银行间市场交易就成为重要投资场所。自2006 年4 月以来,在央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不断调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购买的国债收益率仅在1-39%―2-80%之间,央行票据收益率在1-73%―2-67 %之间, 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回购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在1-35 %―2-31 %之间, 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在1-58 %―2-4 %之间 ,上述利率虽说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收益, 但与存贷款利差相比, 其资产运用收益依然偏低, 甚至难以弥补负债成本。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2006 年9 月末, 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仍高达317 万多亿元, 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1-3%,存差的34-7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2-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的持续流入。截至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 663-44亿美元,外汇储备较2005年末增加2 474-72亿美元,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约为7-9,则2006年因为外汇储备增加而释放的货币量约为19 550亿元人民币,因为外汇储备而释放的货币量约占2006年回笼货币量的37-2%。因此,2006年回笼的货币有约1/3是用来冲销外汇占款。特别是由于没有完善的机制能够保证汇率的稳定,当前这种汇率单边小幅缓慢升值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加剧了热钱的流入,再加上近年来持续的双顺差也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使其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也给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难度。

二是经济发展结构失衡。经济决定金融。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比例比率失衡成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另一根源。自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虽有增长加快的趋势,但仍远落后于前二者的增速。特别是进入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2003―200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6-2%、27-6%和25-7%、24%,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则分别为9-1%、13-3%和12-9%、13-7%,长期滞后投资的消费需求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另外,由于我国投资在投向上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表现为大企业资金过剩,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充足,中西部仍面临资金短缺;城市资金充裕,农村却资金缺乏等失衡现象,由此助推了银行流动性全面过剩。

三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约束。我国银监会规定,截至2007年1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届时,对于未达标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将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顿。目前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由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股改和上市,资本充足率已到达监管要求,中国农业银行还未到达监管要求;在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尽管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几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但为数众多的地方中小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大多低于8%。为了在限期内达到监管要求,可供商业银行选择的方法有:上市发行股票、发行具有资本性质的债券、通过银行利润补充、发展表外业务、调整资产结构等。在上述方法中,前两种方式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操作复杂。而第三种方式对于目前利润率普遍不高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另外,对于目前以存贷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而言,发展表外业务绝非一日之功。由此可见,压缩信贷规模就成为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快捷通道,然而被动的惜贷行为无疑进一步增大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面临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窘状

面对银行体系日渐增加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不断推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降低流动性,引导经济平稳运行的既定目标。但从执行情况看,在缓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上并未如愿。

1-运用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流动性效果趋弱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存款,其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2006年7月至2007年4月中央银行7次频繁地将存款准备金率由7-5%调高至10-5%,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3%上调至4%,共计冻结资金近万亿元。如果金融体系是完善的,没有风险套利和期限套利,那么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可以起到快速、有效地收缩流动性的效果。但就目前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和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原因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起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虽然我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0-5%,相对于合理的超储率2-5%而言,2007年度2月末3-66%的银行超储率则显示流动性仍然较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完全有能力通过降低超额准备金率来冲销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带来的紧缩效果,并且由于四大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充足,又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的主要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即具有较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所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较小,其贷款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加之四大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其趋利动机必然使中央银行紧缩信贷的效果趋弱。

2-基准利率频繁变动难解流动性困局

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上调0-27%,存款基准利率一次上调0-27%。2007 年3月17日央行再次提高0-27%。一般来说,利率作为价格型调控手段可以有效引导市场资金的收缩与膨胀,只要央行采取小步、连续的加息措施,其效果就会显现。然而2007年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07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 93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3-8%。增速高于2006年12月份1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再次表明目前的利率环境偏低,在企业贷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央行小幅加息并不足以抑制企业贷款需求,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强劲,企业具有较高的定价权,完全可以通过提价来消化因利率提高增加的成本。另外,由于我国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还没理顺,基准利率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央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既不能适应货币政策预调和微调的需要,也难以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对调整流动性过剩的困局作用有限。

3-公开市场操作尽显“对冲”被动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调节基础货币,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一种政策手段。由于短期国债数量极少,且在品种和期限结构上不能适应货币政策操作的需要,所以自2002年开始,中央银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作为数量调节工具频繁地用于对冲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尽管央行票据已经成为公开市场上最主要的操作载体,但不可回避的是央行票据的政策效应在递减。如2003年2月,央行仅进行660亿元的正回购就可以回笼资金580亿元,即1-14元的债券操作净回收资金1元,但到2004年2月,央行发行了1 550亿元央行票据,仅回笼资金800亿元,即1-94元的债券操作净回收资金1元。最近根据中信证券的分析师杨辉计算,考虑到滚动对冲的成本,目前“发行1块钱的票据,大约只能回笼0-3元的市场流动性”,即3-33元的债券操作净回收资金1元。可见,央行票据的政策效应在递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央行票据作为临时性数量调节工具,对利率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且宏观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政策工具的单一、频繁的运用往往会因其局限性导致货币政策效应边际递减,使中央银行的调控政策在增加操作成本的同时尽显被动。

三、 降低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很多,其带来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商业银行自身,也会涉及宏观、微观经济的多个层面,所以化解流动性过剩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运用多种组合手段进行调控。

1-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从前面分析可见,目前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陷入了双顺差上升,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加大,货币供给上升,银行流动性增加的一条刚性约束的货币增长途径,究其原因是来自外汇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市场内在弹性运行机制和出口导向性的对外贸易战略所致。因此,要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调整宽进严出的资本管理体制为宽出严进的资本管理体制,鼓励国内资本在国外投资。在此政策前提下,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逐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支持企业走出去,改变中国在外汇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外资流进来易、流出难;外汇管理对企业严、对个人松;对内资严、对外资松的不对称管理格局,允许和扩大国际开发机构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或以其他人民币融资形式筹资,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是改革强制结售汇为自愿结售汇,藏汇于民,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增强的势头。目前应继续推行放宽所有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比例,将一些项目的强制结售汇改为意愿售汇,变外汇银行结算周转限额管理为比例管理,逐步放松各市场主体持有外汇的比例。通过发挥中资企业和外汇银行的两级“蓄水池”功能,减少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另外,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通过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便于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反应,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尽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

三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基金一部分应该来自国家外汇储备,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重要调节杠杆,在央行与外汇市场之间设置缓冲屏障,切断外汇储备直接与国内货币量变动的联系。同时,应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灵活设计和选择各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和冲销金融工具,使外汇的冲销策略更具效率。

四是转变传统的追求贸易顺差的观念,努力追求外贸平衡。长期以来,我国“重出口,轻进口”的政策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分析过去10年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成功经验发现在出口带来了需求的同时,进口也推动了技术引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说是出口与进口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转变原来的“出口导向”外贸战略,转向贸易平衡,由关注出口额转向提高生产率、促进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贸易导向战略,是从源头上降低流动性的关键。

2-重视银行资产多元化,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伴随金融业改革创新的推进,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商业银行改变自身的流动性状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的业务经营模式,调整资产负债规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开发出有竞争力的金融创新产品,才能在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中稳步前行。

一是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积极推进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借鉴西方银行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及监管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的着力点应逐步转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财富管理为基础的新兴业务上来,通过将财富管理引入批发和零售业务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扩大业务范围,以此调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在拓宽业务领域,推动和促进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发展方面,应建立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和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为银行和客户提供一个低风险、相对高收益的投资通道,逐步改变银行资产单一的经营模式,拓宽银行的资金运用渠道,拓展利润空间,在实现银行业务经营转型的同时,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二是开拓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伴随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不能仅局限于存贷业务和传统金融工具的交易,而必须扩展到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业务上。目前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虽然有诸多原因,但与银行体系运作效率低下密不可分。在银行对有限的大型优质客户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 大量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难。因此,这种信贷供给结构上的问题应以产品创新来疏导流动性,在向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的同时建设较为完整的金融产品和特色服务系列,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是提升银行资本管理的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努力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改变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和调节,引导银行业务的合理扩张与收缩,在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逐渐疏导银行流动性过剩。

3-注重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加强央行的流动性管理

所谓流动性管理,主要是指调控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能力,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超额储备的水平。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型,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中心内容之一,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对公开市场操作和法定准备金工具的运用。当前为控制流动性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加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然而,依据货币政策操作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和供给的分析预测和与其他工具相比,选择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和法定准备金工具在平衡和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供需、保持流动性水平的平稳适度、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性方面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有利于为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经济决策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二是应正视货币政策效应递减问题,注重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通过分析可见,最近在众多金融参数中,与货币供应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汇率,而非利率。因此,应正视政策效应递减问题的出现,在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同时,重视对汇率、利率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基于我国银行利率依然受到政府管制的现实,央行在调控活动中既应当逐步调低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以减轻基础货币发行的压力,并在调整汇率兑换比例的同时适当调整基准利率的水平,使汇率的调整和利率的调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运用的效率。

三是积极运用窗口指导和再贴现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改善投资结构。由于目前银行和企业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有独特的目标函数,对价格信号的调节也缺少足够的弹性。因此,通过窗口指导和再贴现工具与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合理地引导市场预期,使货币政策措施得到更好地发挥,降低操作成本。

4-完善配套措施,多种途径减少银行流动性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不仅是银行业自身所面临的难题,也是我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诸多深层次矛盾焦点的反映。因此,它需要经济体系中多方政策的相互配合共同解决。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应当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增强人们的经济安全感,促进居民消费倾向的形成;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切实有效地扶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学习、就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增强其获得收入的能力,并使这些措施长期化、制度化,为居民预期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应以建设新型农村为契机,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创造多种条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通过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国家的内需。

二是夯实市场基础,拓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调控过程需要通过释放各种市场信号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走向。由于整个操作倾向于依靠经济手段进行调控,所以离不开金融市场作为载体。为此,应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通过完善新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金融工具创新,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阻滞问题,使金融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适应货币政策市场化调控理念,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是要加快发展区域中小金融机构,促进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不同的金融机构有不同的效率边界和规模边界。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力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所以,应扭转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与国有大银行趋同的弊端,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制。不仅如此,也应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来调整流动性在结构上的失衡。

四是要加强与相关部门、银行和企业的密切配合。中央银行获取决策信息,需要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执行中更离不开这些部门的相互配合。地方政府作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忽视的主体,是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助推器,也是与中央银行进行政策博弈的一个重要力量。因此,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和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注:文中数字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相关统计数据及国家统计局网相关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 吴晓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7,(1).

[2] 冯学敏,何雁明-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广西金融研究,2006,(1).

[3] 赵梦萦、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惜贷”问题的对策及建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4]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Z]-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7-02-09.

[5] 龚明华,王剑-我国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局限性及调整思路[J]-中国软科学,2006,(1)

上一篇: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破解对策 下一篇:论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