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炎症反应及评分系统评估预后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07 06:21:14

急性百草枯中毒炎症反应及评分系统评估预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炎症反应以及评分系统评估预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6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百草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APACHEⅡ、SAPSⅡ、MODS、SOFA以及PSS评分,记录最高值并进行分组,比较优劣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炎症反应;评分系统;评估预后

百草枯是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以及除草剂,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毒性,可通过皮肤、消化道以及呼吸道进入体内,服用者在30min~4h时间内会使得血浆的浓度达到最高值,并迅速蔓延到人体的肾脏、肝脏以及肌肉中,特别对肺部的亲和力非常高。当前百草枯被很多轻生人群选择作为自杀的工具,因此对其反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6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百草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选取的标准包括:所有病例都是通过口服急性百草枯的中毒患者;患者年龄都在14岁以上;患者在中毒后的72h内来我院接受治疗;对患者中毒1个月后做好随访工作。此外,年龄在14岁以下,具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处于妊娠期的,有严重心血管病史的,有通过使用其他毒性药物史以及资料缺失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1.2资料分组 将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终点值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再选择50例健康人的资料作为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服毒时间、入院时间、出院时间、预后以及血气分析、血常规等检查的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Statistic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WBC、NEU、CRP、PaCO2、LAC以及血糖等指标上的数据分别是14.15±6.4、12.05±6.2、15.06±12.8、30.41±6.6、2.02±2.5、8.23±3.2,对照组患者在这些指标上的数据分别是6.51±1.7、5.79±2.3、1.42±0.6、39.86±2.9、1.11±0.2、4.52±1.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生存组患者在WBC、NEU、CRP、PaCO2、LAC以及血糖等指标上的数据分别是11.48±4.4、9.43±4.2、9.25±9.1、33.21±5.4、1.46±1.2、7.49±2.1,死亡组患者在这些指标上的数据分别是17.77±6.8、15.61±6.5、23.14±12.9、26.63±5.8、2.57±2.6、9.14±3.8。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CRP、动脉血乳酸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所有患者在APACHEⅡ初始值、最高值、SPFA初始值、最高值、MODS初始值、最高值、SAPSⅡ初始值、最高值、PSS初始值、最高值分别是5.87±4.2、10.28±10.2、2.43±2.3、4.39±4.1、1.45±1.6、3.43±3.6、15.41±7.5、22.75±14.4、1.36±0.7、2.12±0.9,生存组患者的这些数值分别为3.15±1.8、3.93±2.3、1.21±1.6、1.71±1.6、0.79±1.1、1.21±1.3、11.27±4.6、13.71±5.6、1.11±0.5、1.43±0.7,死亡组患者的这些数值分别是9.36±3.6、18.53±10.8、4.13±2.2、7.92±3.9、2.49±1.7、6.58±3.6、20.56±7.3、34.32±14.3、1.89±0.6、2.69±0.4。在APACHEⅡ、SOFA、MODS、SAPSⅡ、PSS的初始值和最高值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百草枯的中毒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尤其在近些年来发生率越来越高。患者在口服中毒以后会使自身的消化道出血和糜烂、损害体内的重要器官、尤其是对肺部的影响更加重大,引起肺充血、水肿,致使纤维化发生改变等,至今有关百草枯中毒的机制还并不明确[1],因此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为其提供临床价值。

本研究中发现,白细胞计数、CRP、血糖等因素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中会随着病情的加深而逐渐升高,而血气PaCO2则会下降,这或许与中毒的剂量和不同患者的中毒严重程度相关。总之,各种提示炎性的反应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炎症反应能够掌握患者中毒的严重情况以及预后[2]。而运用评分系统对这种中毒现象进行预后的评估中可以看出,APACHE等五项系统评分的预测都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简单直观,准确而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帅.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2,11(13):64-65.

[2]孙昌华.急性百草枯中毒炎症反应及评分系统评估预后[J].郑州大学学报,2013,12(09):28-29.

上一篇: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衰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