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济管理适应新常态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6 10:12:42

医院经济管理适应新常态的几点思考

摘要: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医院的经济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一定的主动权。本文主要从新常态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变化和适应常态的着力措施两大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 医院经济管理 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揭示了我国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体现了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常态”一词被用来形容经济危机之后缓慢恢复的过程。既然“新常态”意味着经济低增长,意味着微刺激,那么反映到医疗行业上来,尤其是在医院,同样需要结构调整。医院经济管理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运转医院经济。

一、新常态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变化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变化

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要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理理念。医院的核心领导层要转变观念,科学的认识新常态,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才能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结合实际和自身优势,转变战略思维,重新思考医院定位和发展的方向; 要及时掌握新时期的政策规定,增强政治敏感性,仔细地分析目前的医疗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依法依规搞好医院经济管理;要以动态形式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导向、调节和控制,最终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目标。

(二)医疗服务市场的变化

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将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必然发展趋势。一方面,作为第三产业的医疗服务业,在新常态下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功能完善、品质优良、服务一流、面向不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多功能的医疗市场;另一方面,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社会资本已经进入和将进入如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更多的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新常态下给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社会资本的进入也使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使各医院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因此,医院要加强经济管理,不断更新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医院发展现状加以完善和改进,全面推动管理体系改革,最终形成一套独具特色、实用性强的医院经济管理体系,进而帮助医院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而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医疗服务。在网上选医生、分时段预约挂号、在线进行疾病咨询、请专家远程会诊……足不出户的移动医疗模式正在改变传统服务流程。医院的经济管理者也要重视刚刚起步的移动医疗产业,摸准切入点,在合适的条件下,积极开发适合自己医院发展的移动医疗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二、医院经济管理适应新常态的有效着力点

医院要努力适应“新常态”下的生存环境,围绕医院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等方面不断创新,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医院经济管理需要,从而推动医院进一步的建设发展。

(一)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效率

中央连续3年提出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医院经济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特点,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医院不能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和经济增速,而应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期过度。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与健康需求的增加而改变,从追求单一的门诊、住院人数增长,转向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拓展服务方式等方面的经济增长。

医院服务方式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医院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各种需求,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安全、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效率,兼顾服务于健康管理的后端行业,诸如特需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健康体检、体外诊断、医疗信息化等领域,一切要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以患者的满意作为结果。

(二)以主动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医疗质量

医院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存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医院的主体。一方面,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基本力量,要建立合理的薪酬绩效方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提高积极性,只要有了医务人员的满意,才可能有患者的满意。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医院的功能正在从单一的疾病治疗向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程服务模式转变。医院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医务人员能主动适应医疗服务模式,树立品牌形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维度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建设是医院的内涵建设,医院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基。医院要树立质量是根本,安全是第一的意识,强化医务人员敬畏生命的意识,从上到下严格遵守医疗质量的相关制度,才能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目标落实到医疗服务过程中去。通过质量产生效益,使医院的质量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筹协调、全面提升。

(三)以建立完善的经济决策制度为着力点,依法依规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建立了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确定了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医院在经济管理上也要按照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经济决策责任制度,加强对医院资金的管理,特别是重大经济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提高医院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使医院经济决策更加合理,降低医院资金运作风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经济管理的要求更高,需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经济管理的人才,对医院的资金资产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益,从而促进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以强化预算管理和风险防控为着力点,提高医院经济运行效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医院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编制预算的过程同时是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重点在决策,以结果为导向,要建立健全“策划-规划-预算制度”,实行医院总体经营战略统一策划;根据总策划制订各科室、部门的实施目标规划;以策划、规划为依据对各级经营计划进行预算控制。预算根据工作实际尽量做到数据准确,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规范的流程控制下,医院通过高水平的预算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运行效益。同时,要主动适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规范预算编制和调整。

坚持预算管理和风险防控相结合,抓住容易引发风险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和关键流程,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规范和监督流程运行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对医院财务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岗位责任、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深入排查。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推进防控措施,形成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建立健全能够提前发现、有效预防、及时化解风险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为医院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以保持稳定为着力点,搞好医院经营管理工作

医院要发展,首先要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新常态下,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各科室各部门更应统一认识,转变作风,各司其职,协调分工,主动作为,不断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效能,共同搞好医院的建设发展。要注重沟通,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好医院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在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开展谈心谈话,引导职工主动适应新形势,做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要重视领导执行力的提升,严格考评和奖惩,及时解决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原则性问题,不断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通过协调各方,共同努力,保持稳定的良好态势,使医院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行,从而使医院经济管理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束语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全面提升竞争优势,跟上时代步伐。如此,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与时俱进抓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开创新常态下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篇:浅谈营改增对专利商标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