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我收获

时间:2022-06-06 06:28:30

笔者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前段时间,参加了平生第一次公开课比赛。结果虽令人满意,但过程却很艰辛。现结合自身参赛经历,谈一谈本次公开课比赛给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学会“抉择”

为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业务能力,促进学校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各地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专业交流活动,公开课比赛就是活动之一。参赛与否或者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参加,对体育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决择。面对抉择,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第一种:不参加

有些执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师,由于交流活动名额有限,只好“忍痛割爱”,把学习、交流的机会留给年轻教师;有些老师因为吃不了苦,认为参赛,经过层层过关,工作量倍增,精力和体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消耗,无形地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倒不如退而远之,来得轻松、惬意些;还有一些人——尤其是年轻教师,刚毕业,教学资历浅,胆子小,怕出丑,缺乏自信,也选择了放弃。

第二种:参加

有人参加比赛,抱着学习的态度,通过交流与展示,查漏补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也有人参加比赛,仅仅只是为了拿到一张职称评审的入场券。大家虽然同样参赛,但心态迥异。前者态度端正,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后者目光短浅,缺乏理想,在准备工作中,往往表现简单、粗糙,甚至是敷衍,严重阻碍了自身业务能力的发展。

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确实出乎意料,但我仍然肯定自己,没有气馁,敢于尝试,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虽然自己的教学能力与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相信这次参赛经历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纸凭证,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继续交流学习的勇气与自信。

启示二:学会“付出”

本次比赛,共分三轮,历时一个多月,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为了上好这节课,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也不辜负他们对我的帮助,我着实下了一番“苦”功,无论身体还是精力,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其中有三个环节,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环节:确材定案

本次比赛没有特别规定具体的教材内容,选手可结合自身特点,自由选材。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选手的工作难度,尤其对年轻教师更是个好机会,可以“量体裁衣”,有的放矢。选择什么教材最适合自己呢,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最后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教材才最终敲定。我即没有选择自己的专业——武术,也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篮球,而偏偏选择了排球作为本堂课的主教材。为了使这节课推陈出新,别具一格,我没有选择排球的发球技术、垫球技术,选择了偏“冷”、偏难的双手正面额前传球。虽然,有人曾向我提出质疑说:“中学生连垫球都垫不起来,还想给你传起来,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我没有被“吓”倒,我相信: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看教学组织是否得当。

第二环节:说课演练

刚开始,我写出的说课稿连自己都觉得单薄、空洞,站不住脚。只好求助于网络,学习规范的写作技巧,再请人审核。比赛规则要求说课胜出者方能进入下一关,为了不让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我反复调整。我已记不清稿子被我删、改了多少次,只记得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错误都要订正;我也记不清说课稿我朗读了多少遍,只记得最后终于可以脱稿自诵。因为我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只能加倍努力给自己一条后路,付出更多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毕竟我做到了尽心尽力。

第三环节:上课比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如愿进入最后一环。此时,好多人开始启发我,下面应付一下就可以啦,也别想有什么指望啦,第一名不是你能拿到的。如果起初有人跟我这样讲,我肯定深信不疑,但既然凭我的努力走到这一步。此时的我,信心满满,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要认真投入比赛,对自己要负责,决不能含糊。课前我做了详细地考察、了解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各种细致工作,目的只有一个——顺利完成我的公开课。

启示三:学会“追梦”

比赛前期,参赛课堂在设计上还有些地方存在问题。一想到比赛迫在眉睫,就心神不宁。记得当时校长听完我的课,点评说:“课堂内容很丰富,组织也有序,但是生态成分还不足,教学过程很平坦,没有高潮迭起的感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加入一些实验教学的元素,这节课在层次上就会提高很多。”校长不愧是“久经杀场”的高手,一语中的。但当时我还无法完全参透他的建议。

其实我并不是喜欢思考的人,更不善于思考,只是身处“绝境”,不得不把它放在心上,日思夜想。一日中午,我闭眼小憩,脑海突现一种构思,自觉发现了解决课堂教学设计上的良策。之前,我也有过类似的设想,只怪没有及时记载,后寻无果。这次灵光再现,不敢怠慢,赶紧起身用笔草草地记录下来,以备事后研究。正是我及时有效地抓住这一契机,才最终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实验元素——用三种不同的接球方式,单手接高抛球,领悟双手正面传球的用力感觉,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感染力,为最终的胜利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尝到甜头的我,相信:自己还会再做一回“追梦人”并将一直做下去。

启示四:学会“动笔”

体育教师被人们戏称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脾气暴躁,缺乏文学修养是他们的通病。作为一线工作者,他们对体育教学的工作颇有心得,既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实践能力,又有丰富、详实的理论研究。能文能武是他们的共性,他们写随笔、写论文的文学功底,扎实、深厚,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有好多老师撰写的论文刊登到知名的期刊上,让人好生羡慕。与他们相比,我想距甚远。写作是我的软肋。我知道要想做到他们那样,必须拿起手中的笔,写起来、练起来,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刻开始。

不参加比赛,我没有这次学习的机会;不参加比赛,我看不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不参加比赛,我收获不了这么多。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教学活动,如果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加。因为我相信:只要参加,就会有收获!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的初探与尝试性教学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