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学校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22-06-06 03:31:36

如何培养农村学校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农村小学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他们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管理,农村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城市孩子的学习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城市孩子作业完不成可以上辅导班,农村孩子的作业只能自己完成。而计算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质量,因此,加强农村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是摆在众多小学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计算兴趣;口算能力;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能力又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期未试题来看,计算题占了整个试卷的8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众多教师教学中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更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是生源差,加之多数学生家长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学生一旦学习不好就任其自然发展,根据我30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学生“会算会做”只是计算教学的基本要求,“准确熟练”才是计算教学的重要标志,“灵活运用”是计算教学的重要运用。如何让学生达到这一计算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构建合理的课堂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特别是学生的计算教学,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计算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感觉到计算并不枯燥,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只有学生在乐学、乐做、愿学的心态下,学生学起来才更容易接受知识点,更好、更准、更快地掌握计算方法及算理。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把学生感兴趣的螃蟹制作成动画来引入课题,让学生数一数一只螃蟹有几只脚,然后让学生想2只螃蟹有几脚,再算一算3只螃蟹有几只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起到了既学口诀又巩固口诀的作用,同时又帮助学生及时掌握8的口诀特征。其次是注重训练形式多样化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度地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在强调学生练习的同时,特别注重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如,在一、二年级可采用游戏、卡片、开火车等方式进行训练;三、四年级采用听算、限时计算等形式训练;五、六年级采用老师出题、学生出题和学生自编计算等形式训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强化口算练习,为笔算打好基础

口算的强弱是提高笔算能力的基础。因为每一道笔算都是由无数个口算题组成的,口算能力直接关系到笔算的速度和正确。口算好的学生,笔算就会做得又快又对;口算不好的学生,笔算又慢且错误较多。因此,我每天都要安排学生进行2~3分钟的口算练习,让口算成为学生的家常便饭,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但提高了计算准确率,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三、强化课堂估算教学,培养学生“数感”能力

估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对学生进行估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估算结果与笔算结果的对比,学生就能初步发现笔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效避免学生由于数字写错而造成的计算错误。例如:24×26=,学生通过估算得数大约在600左右,如果学生在计算时把26看成了62,通过笔算得数为1488,学生很快就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在教学估算的同时,老师还可以教会学生用计算结果末位法来检查,如个位是4和6,个位相加肯定是0,个位相减得数末位是8,个位相乘积的末位一定是4。

四、合理安排练习,保护学生计算兴趣

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做到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就需要进行经常性的计算练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合理安排练习题,精心设计每一天、每一课的练习题。设计练习时,首先要做到目标导向明确。练习的目的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更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到分层练习,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都有所收获。第三,练习时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练习与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五、培养良好的计算好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表现为粗心、马虎、不认真、字迹潦草等几个方面。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全面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计算练习时,老师要求学生做到一抄、二想、三查、四验。

一抄就是认真抄写题目。如果学生把题目都抄错了,结果肯定不会正确,因此,学生在抄完每个数字及运算符号时,都应当及时回头与原题校对,看数字与运算符号是否与原题相同。

二想是指想这题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抄完题后,不要拿起笔就开始算,必须先思考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然后才开始计算。

三查是指学生在计算完后要检查,首先检查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是否写错写漏;第三,检查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得数和最后的结果;第四,竖式上数是否与横式上的数相同,横式上的得数是否与草稿上的得数相同。

四验是指计算完成后还要养成验算的习惯,才能保证100%的正确,只有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有效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

总之,计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我想一定会取得成效的。

参考文献:

于金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上一篇:优化作业设计“四维度” 下一篇: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