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出版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时间:2022-06-06 01:56:20

关于加强出版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摘 要]本文叙述了会计监督内涵,详细阐述了出版业会计监督的对象和任务,分析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和问题,明确了加强出版业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监督制度出版业会计核算《会计法》经济活动质量

引言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的质量决定着会计核算的质量,出版业的会计核算同样离不开会计监督,并且与各行各业的会计监督一样,始终贯穿于出版业的全部经济活动之中,伴随着出版业的会计核算全过程。

一、 会计监督的含义

监督是特定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面对客体的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监督需要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和存在监督。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主体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及公认准则等,运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分析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的检查、评估、控制和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

二、 出版业会计监督的对象和任务

出版业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出版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纳入出版业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如各种原始单据、会计凭证、账务记录、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分析及出版业的资金运用、负债的核算、所有者权益的监督等等。会计监督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会计监督保证出版业会计工作的质量,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真实地反映出版业的会计信息和相关数据,为各级部门确定出版业的发展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考核等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三、 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会计监督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它在促进企业科学经营决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违纪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会计改革一时难以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会计监督职能某些方面还发挥的不尽人意。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仍然处于较被动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职能分开,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决策,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会计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政府机关,而更多的是企业主体自身,即所谓“国家会计主体论”向“企业会计主体论”转变,角色转变之后的会计监督在如何协调好国家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企业领导人行使职权的同时又能抑制其违纪活动方面显得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会计监督职能缺乏刚性,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强,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防治错弊的作用。

出版业会计工作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出版业自身,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有着重大影响。会计信息的失真,小则影响出版单位的经济管理,制约着出版业经济的发展,大则会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误导宏观决策。而造成会计工作质量下降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督工作的弱化。造成会计监督工作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有国家监督不力、社会监督不到位和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因素等等,但会计监督工作弱化的结果却是严重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结合出版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出版业的会计监督工作。

四、 加强出版业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1、以新《会计法》为依据,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对出版业的会计监督可以从单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来进行,从出版业内部来看,监督工作主要在于加强出版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监督的目的重在保证出版业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出版业资产的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经济资料和信息真实完整,以保障出版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内部会计监督主要靠出版业内部的财会、内部审计等职能机构和财会、审计人员来具体实施,并制定出制度标准体系,以利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

对出版业的外部会计监督,即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主要来自于主管部门、投资主体、债权人以及与出版业有经济活动的财政、审计、税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或部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出版业也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由于目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经营者之中有的片面强调自,弱化甚至排斥外部的会计监督,有的片面注重于个人利益或短期行为,指使财务人员做假账,虚报或隐瞒经济数据,还有的企业领导权威至上,以权代法,内部正常的会计监督根本没有,即使有,也是摆摆样子,财务管理工作混乱,还有少数经营者或主要领导与业务单位或财务人员相互勾结,,侵占国家和集体利益,至使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等等。因此,新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为规范出版业会计行为,加强出版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保证出版业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出版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出版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全程监督,重在事前,注重实效

要将各种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必须建立过程型监督制度。会计监督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始终,能全面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事项,能将所有的违法行为纳入监督视野,属于典型的过程型监督制度。“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将所有经济业务透明如摄像机摄像一般,则腐败分子无法“混水摸鱼”。加强出版业的会计监督,要采取全程监督的方式,从生产投入开始即从组稿投入、纸张材料的购进、印装费用的审核、结算、稿费的审核与支付、期间费用的支出与控制到销售收入的实现等各个环节实施监督。在确定图书保本点的测算中,会计监督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选题的确定提供依据,此外在经营管理目标的核算和考核兑现中也发挥监督的职能,核算准确、资料完整、程序规范、兑现合理、群众满意都离不开会计监督。可见会计监督的作用既反映在成本费用的开支管理上,也反映在收入和分配的实施过程中。在对出版实施的会计监督中,事前监督尤其重要,因为它事关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违反国家的法规,事关企业的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决策目标,事关能否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因此要通过会计监督及时反馈信息,减少失误,把握方向,以利于出版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下一步决策。所以会计监督必须注意重时效性,重在事前,贯穿全程,及时反馈,准确判断,果断决策,自觉主动,努力保证出版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重视会计部门队伍建设,强化岗位责任制来加强会计监督

出版业的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既是会计监督的具体部门和人员,又是被监督的对象,会计部门在工作中既要带头执行相关制度,又要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业务进行拒办,并予以指正。为此,出版业的各主管部门要采取具体措施重视会计部门的队伍建设,同时强化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特点在于强调会计人员的责任,即各负其责,责任到人,责任制的实施可能强化会计监督工作,而责任制的落实可以通过会计监督来检查,通过会计工作的互相监督可能及时发现、改正和解决问题,通过会计人员的互相监督,可以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改进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出版业的会计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法规和相关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建设,在进行会计监督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到自我监督,提高自身素质,协助出版业的经营者管好家、理好财,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为使出版业会计工作做到“诚信真实”而努力。

五、结束语

《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为此,出版业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出版业会计监督的重要性,除了要自觉地遵守国家各项法规制度,还要大力支持和关心会计监督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领导。出版业的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出版业的外部会计监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或有目的的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对出版业的有关情况进行审计,以获得客观、真实的审计结论,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保证我们的出版业在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乔志雄.加强财务管理的点滴.出版经济. 2006;9

[2]张友华.关于现阶段我国会计监督若干问题的认识.广东审计,2007;4

[3]朱勇.浅议出版业的会计监督.出版经济,2002;12

[4]秦世涛,陶革.对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北方经贸,2008;2

[5]杨秀云.关于会计监管的思考.内蒙古统计,2005;3

上一篇:对国有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探讨 下一篇:高等院校财务危机的来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