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全然释放

时间:2022-06-06 11:43:15

视觉的高度敏感赋予陈蔚极强的图示记忆力,提及喜欢的艺术家及形式,陈蔚说自己是杂食型动物。

看陈蔚的作品,脑子里会蹦出一些词:“梦境”、“古代”、“挣扎”、“东方”、“激烈”、“美”……应该说,陈蔚这种饱含古代书画浸染,同时又充塞了现代人自我意识的独特的创作气息,和她自小的审美倾向有关。陈蔚儿时学国画两年,虽时间不长、根基不深,但对水墨印象深刻。后来到了2005年,加上一些外来的鼓励,她这方面的倾向日渐凸显,其内心深藏的某些东西日愈疯长,总觉得自己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为亲近、最想去深入探究的,这样她在创作中的个人痕迹也日渐突出。

视觉的高度敏感赋予陈蔚极强的图示记忆力,提及喜欢的艺术家及形式,陈蔚说自己是杂食型动物,中国的如徐渭的“瘦”,石涛的“润”,黄庭坚的字,杨无咎的四梅图;西方的如杜马斯绘画中阴郁的脸、路易斯•布尔乔亚荒诞的长腿蜘蛛、基弗厚重的历史盔甲、卡特兰的幽默……在陈蔚心目中,这些中西方艺术家都是令她仰望的“高山”。而她同样对于民间艺术、建筑、设计 、图案等等颇感兴趣,用她的话说,是“在垃圾中都能发现美感”。

如果说每个人对于“自己和世界”都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陈蔚最重要的问题会是什么呢?她说:“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2006年我研究生毕业时完成的论文《‘我’的迷宫》。‘我’是谁?‘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我’的规律在哪里?‘我’会往何处去?我在这‘迷宫中’走了好几年,想清楚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若不能明白,便只能呆在小我中不敢动弹。”

陈蔚有过4个个展,她给自己的个展总体打70分,认为虽然自己都尽力去做了,但还是没能呈现她最想要的状态――全然释放。目前整个艺术圈的节奏对于艺术家而言是残酷的,以陈蔚为例,她去年参加了7个展览,稍有喘气的功夫,整一年的生活和记忆全都拴在了这些展览上。好在她也学了些招数:应该将展览分类对待,把不同类型的作品放到不同的展览中去,尽量使自己“状态是忙的,心是轻松的”。

今年,陈蔚觉得自己心态上最为平静正常,她在逐步尝试将创作放入生活中,让它变得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自然,就这样,她已逐渐找到自己的规律,也因此,她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会更客观实际。

Q&A

Q:想到长沙,你会想到哪些和它有关的东西?

A:、红烧肉、汪涵,还有岳麓书院。

Q:以前的“艺术长沙”你有印象吗?

A:印象不深,我的信息相对闭塞些,杂志和艺术网站也是走马观花地看。记得媒体报道中长沙参观的观众很多,反应很热烈,难得。

Q:你怎么看待这个艺术活动?

A:能有众多观众来看展览觉得是种幸福,能在展览现场看到形形的人,听到由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观者发出的各种声音是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Q:如何理解此次的主题“解离”?

A:它是人的精神一种无根的漂浮、游离状态。自身文化的缺失。

Q:丛书中写你的作者是自己找的吗?

A:一位朋友推荐的田萌,因为他几年前就开始关注我的作品,应该说他对我是比较熟悉的,只是以前没有机会认识。我们长聊过几次,都是我说的多,他非常有耐心地倾听,没有加入太多个人主观的判断,这点让我感动。

Q:这次会有多少作品参展?

A:目前作品的数量仍未全部确定,但会延续我以往的风格,细碎、多面而统一。会有纸雕塑的装置作品和绘画参展。它们相互间会有诸多关联,所有作品也可能只是一件作品。越重要的展览越不愿很早就固定死它,按部就班的操作对我不太适合。更享受这种在创作中变化的随意感,作品的轮廓一点点清晰,在许多不确定中逐渐确定。但愿最后能交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王光乐:人的感觉之外另有存在 下一篇:吴湖帆:推倒河山入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