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导课方法浅谈

时间:2022-06-06 07:02:27

高中物理课堂导课方法浅谈

【摘 要】导课对于能否顺利实现课堂三维教学目标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巧妙的导课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任务,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机动的采取导课方式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 导课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31

课堂引入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更是教师课程观、教育观的体现。虽然课堂引课仅仅短暂的几分钟,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阶段,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奠定了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好的教学引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笔者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多年,现就物理导课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直接导入,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这种方式往往也叫“开门见山”。在讲授一些新的章节内容,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较少时,直接引入就是比较简洁地直接切入正题,常常有几种方式:对课题顾名词义的解释而引入;根据生活经验直接引入;或者把物理对象分类直接引入等等。

如高中物理第一课:可以从“物”、“理”二字词义上引入,开始物理课的认识和体会。光学内容的引入:我们能看见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金色的朝霞,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郁郁葱葱的群山,万紫千红的花朵,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可见“光”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光的初步知识。这种引入法,还可以在“力”、“功”、“能”、“电”等章节中使用。

二、复习导入,实现知识温故知新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学习的很多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尤其像我们的物理学科,这种方式也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通过复习与本节内容的相关知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开拓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同时还评价了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其平时的复习巩固工作。常常通过复习提问,或习题演练形式进行。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时,可以复习几个问题:什么是力;三要素是什么;力有怎么的命名;常见的性质力有哪些;什么弹力;如何判断两物体之间有无弹力产生;等等……例如,讲授“远距离输电”这一内容前,我们以一台发电机为例,若它的发电功率为:5000KW,用发电机提供的1000V电压直接向外输电假设输电线上的电阻为2Ω,请大家计算:在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多少?占输出功率的百分比?这个数目你有怎样的想法?如何减少在输电过程中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呢?这样引入新课,效果很好。

三、教具演示,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我们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有观察,本人日常的教学中深有体会,当课前拿着几个小玩意(教具或演示仪器)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立刻会安静下来,学生的眼神盯着仪器,之后就窃窃私语。这说明学生对教具或者演示实验有极强的好奇心,这样的方式导课,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且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供了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好的演示实验不但能很好地引入课题烘托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所以说教具演示在课堂引入的作用不可小觑。

比如上面提到的“摩擦力”一课,也可以使用筷子、茶杯、小米做演示实验。当老师提起筷子时,整个茶杯也被“神奇”地提起了──原来静静的课堂发出了一片惊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可以演示“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已经调好的电子射线管中电子射线旁加一很小的局部磁场),让学生观察现象?如果扩大磁场的范围?不断扩大磁场范围,使电子射线所到之处都有磁场,现象?这样演示的引入,定有水到渠成之功。感触最深还是在讲授游标卡尺的使用时,当学生看到我横跨着一个超大号的模具时,那兴奋,那激动……

四、故事导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有历史事实或名人轶事或趣闻笑话。生动有趣的故事能扣人心弦,老幼皆宜。教师从中选出精彩部分用于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和促进其掌握知识都有明显的效果。用精彩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瞬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而且能迅速的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导入效果。

高一必修一“运动的描述”在引入时,可以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在和飞机一起飞翔,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德国发射的一颗子弹! 力学中《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引入两同学打架时候的幽默对话。《单摆》可以讲伽利略通过挂灯,给人类奉献了最初的计时仪器。《聚变》可以介绍爱因斯坦与核弹的政治瓜葛,让学生了解历史,格物致知,也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增加人文思想、人文色彩、充满人性的关爱。

五、媒体导入,增强学生感观认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画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力、热、光、电协调,动态的表演过程,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速度”的教学引入,将 “龟兔赛跑”故事做成动画:憨厚敦实的乌龟,机灵活泼的白兔进行比赛,并在醒目的位置设置一个时钟……学生尽管对这个故事早已熟悉,但对动画中的形象非常喜欢,注意力马上集中,进入学习的情景中,后面还可以回放,分析比较快慢的方法。在“摩擦力”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慢慢停下来或足球在草地上运动并慢慢停下来的过程;“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播放“水流星”、“运动员的单杠表演”、“ 过山车”等运动视频,这样的视频导入方式会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对于高中物理的导课环节也是一样。同样一节课有多少个教师上就可能会有多少种引入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客观条件、教师特点,选择不同的引入方法。要加强方法之间的融合,在实际运用中应相互穿插、相互联系,达到有机结合,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伟,赵美英.高中物理教学导课方法研究《数理化学习》2012年 第9期

[2]侯明英.物理导课方法的艺术性《学周刊》2011年 第1期

[3]龚小航.浅谈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文理导航》2013年 第17期

上一篇:导游在游客文明行为引导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