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的管理与养护

时间:2022-06-06 04:03:43

浅谈公路的管理与养护

摘要: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公路管理与养护,才能使公路的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公路管理和养护的特点,对我国公路管理和养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公路建设量越来越多,对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日益重要。只有高度重视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对其特点及现状等进行深刻分析,对如何提高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进行探究,才能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使公路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特点、病害和现状

1、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特点

一是强制性。根据我国公路法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必须对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保证公路的良好工作状态。

二是全面性。对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不仅是对公路的路面和路基进行管理养护,还要对桥梁、沿途绿化带、沿线附属设施进行管理养护。

三是时效性和针对性。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管理养护工作,还要及时发现公路病害,有针对性进行修复,保证公路的工作状态。

四是复杂性和专业性。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一项技术工作,不仅要注重机械化养护,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不断提高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

2、公路管理与养护的常见病害及原因

一是随着车辆增多,繁重的交通量或超限超载车辆的行驶对公路造成较大伤害。早期建设的一些公路,因为设计、施工技术、使用材料受到限制,建设质量不高,为公路出现病害埋下了隐患。

二是微小损害修复不及时引发的公路损害,受到台风、洪涝、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特别容易对公路产生损害。现有的公路管理与养护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对公路的应急修复能力不强,一些微小损害不能及时发现并快速修复,容易引起更大的损害。

3、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现状

一是管理与养护体制陈旧。我国的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经费拨款的方式,较为封闭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公路管理与养护观念滞后,分配机制僵硬,缺乏活力,加大了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难度。

二是“重建轻养”现象严重。重视公路的建设,对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重视不够,忽视了公路管理和养护是保证公路通畅运行、整洁使用的关键,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同时,对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科技创新不够重视,限制了公路管理与养护技术的提升。

三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由于对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机械化水平不高,日常的管理与养护基本是靠基层养护站完成,养护人员的年龄偏大、专业素养较低,基本上是靠人力和手工操作进行维护,缺乏必要的机械设备,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交通量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养护需要,制约了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我国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不高,还处在一个认识较低的层面,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不足,达不到标准要求。公路管理和养护单位只有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才能不断规范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提高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创新管理体制,转变管理和养护理念

从我国现有的公路管理与养护体制来看,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横向上管理与养护的部门设置过多过细,纵向上部门职责比较模糊,不利于分清职责,落实管理与养护责任。因此,要创新管理体制,转变养护理念,实行大部门制的管理体制,整合现有的管理与养护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强化管理和养护力量;实行决策和执行分离机制,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把养护工作推向市场,通过竞争提高管理与养护水平。要转变管理和养护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以公路管理与养护市场化为导向,逐步建立健全公路管理与养护的规则体系,以公路管理与养护的体制创新和理念创新来提高养护和管理水平。

2、提高思想认识,树牢“建养并重”意识

公路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要提高对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重视,树立“建养并重”的意识,将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创新思路,完善方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意见,用科学的办法管人,用高效的制度养路,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散管理、措施得力的管理养护体制。层层落实责任,从源头抓起、抓好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一方面,强化周期性和预防性养护,在保证日常管理与养护的同时,加强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适应重型载货车辆增多的实际,加大投入,提高养护水平,实现公路养护和使用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重视绿化和修复投入,因地制宜、多方筹资开展公路绿化,在加强道路养护的同时,注重对沿途绿化的养护。要继续加强基层公路管理站点建设,提高损害修复能力和水平,确保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坚持机械化养护,适应新的养护要求

公路养护工作量越来越大,单纯依靠人力难以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因此,要建立一支技术娴熟、反应迅速的机械化管理养护队伍,负责对路面、路基、桥涵、防撞护栏、隔离栅等设施进行维护。同时,要适应环保要求,大力推广机械化湿扫,避免机械清扫车打扫路面过程中造成扬尘污染。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状态,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本身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现有的公路管理与养护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只有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体制,才能不断提高公路管理与养护水平,保证公路的科学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宋桂杰,李云汉.浅谈基于环境保护的公路养护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2]高运,丁先宾,刘波.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J].交通企业管理,2008(10).

[3]吴新开,吴兵.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控制方法探讨[J].公路,2004(07).

[4]宋现法,刘自强.乳化沥青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0(01).

上一篇: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浅谈监理在地暖工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