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转化策略

时间:2022-06-06 03:35:08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转化策略

摘要: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的科目骤然增多,有些科目的知识难度的突然增大,特别是初中数学科目,与小学时期的知识衔接不大,加之学生还要适应新的环境,或者产生兴趣转移,或者数学基础太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困惑,也就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学困生占着很大的比重,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我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学困生 转化 经验 策略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到学困生问题上来,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初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前期没有学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学习,部分学生由于在知识的初始阶段没有学好,学习基础较差,就会导致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感到吃力,逐渐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或者是由于学生对自身要求不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是应付完成,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无法有效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造成教学的效率不高;还有部分学生会有“偏科”的现象,对于数学等科目学习兴趣不高,在数学课上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本来基础就不好,加之不能有效的学习,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同时,外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常说“环境塑造人才”,讲的是外界事物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外界事物也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里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的时候不能有效的解决,或者对于学生的学习不重视,导致学生也对于学习不上心;再者就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吧可以说是遍布大街小巷,很多学生都容易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导致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或者由于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如急功近利、金钱至上、学习无用等理论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就是学校的不重视,近些年来,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是很多学校还是重视“应试教育”,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管不问,犯了错误就当头棒喝、严厉训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差生和一个优秀学生,同样是在自习课上睡觉,教师就狠狠的批评差生:“看看你,一拿起书本就睡觉,看人家睡觉都还拿着书!”这些不平等的待遇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二、学困生转化的基本策略

1、从学生自身入手做好引导

既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我们就要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想要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会容易的多了。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典型表现是兴趣索然,沉默寡言,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应努力改变他们这种被忽视、被冷落的状况。如在有预习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提问学困生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在教学中,可创造这种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从而获得学习成果的情绪体现。如在批改作业时附加一些鼓励性评语,并尽量采用面批面改的方式,如发现学生的作业有好的解法,巧的算理,应在相应的题旁注上“解法精彩”、“思路新颖”之类词句。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可适当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单元测验,分A、B、C三个层次要求,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从中感到战胜困难的意义和乐趣。学困生也一样,同样存在闪光点,教育者应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其再现。其次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重点难点内容尽量讲的慢些或浅些,使学生能回答老师提问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在班集体中感到成功的快乐,有优秀生介绍学习方法,要求学困生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缺陷,提出改正的措施,已成功促兴趣,以兴趣促成功,使他们进入一个认真—成功—更认真的良性循环中。

2、从教师入手做好转化

“亲其师而信其道”,简单来讲,就是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他所教的科目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教师的关心、重视对于激发学困生兴趣的情感因素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首先要建立师生感情。从心理学上得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老师的感情密切相关,学生认为你对他好,他就会认真听课,这一点学困生尤为敏感。因此我们要摆正师生关系,自己置于学困生中,跟他们谈生活谈学习谈家庭,使他们意识到老师是我的朋友、兄长,你的课他爱听,你的劝告他记住。以老师无私的爱来爱护关心学生。爱是每一个人所需要的,而且学困生更需要。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常受到他人歧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教师在此时能够给他们以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了,那么就会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他们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3、从学习观念入手做好转化

“学习无用论”是很多社会闲散人员甚至是部分家长的见解,这就直接影响到很多学生,比如学困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会认为知识无用,学好学坏无所谓,为此,我们可以带他们走出教室,深入社会,体验知识的作用和力量。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之后,我带他们到野外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河面的宽度,丈量土地,绘制平面图等。同时利用书本上的利润、利润率等名词的讲解,深入市场调查,解答市场经济问题,如:销售利润问题,存贷款利息问题,物价涨价问题,让利销售问题,商品定价问题,盈利亏本问题,缴纳税款问题,最优方案问题等。将实际数字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学会竞争,真正意识到学好数学是将来走向社会及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素养,是将来解决问题的必备方法和策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从同学合作入手做好转化

学生时期的同桌之情、同学之情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很注重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方面的引导,大家分组一起合作,一起解决某个问题,一起进步。对于学困生,就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带领他们进行学习,因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要比教师的讲解有效得多,既不会让他们有压力、感觉没面子,还可以让他们相互交流、探讨心得,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高飞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学分析与“成功教育”策略《科技创新导报》 2009 第6期

[2]周伟丽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与化解《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6 第16期

上一篇: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最新发展综述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