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与科研的角度来谈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对策

时间:2022-06-06 03:04:25

从教学与科研的角度来谈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对策

摘要

本文从教学与科研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现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通过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具体探讨了我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协调关系,为在改革进程中如何提高高校的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聘任制 改革 对策

世界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经济竞争趋于全球化的趋势。从世界长期的发展格局来看,人才竞争则显得尤为重要,各国都把竞争的焦点放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高校作为培养教书育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创新性人才则提升到首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价体系。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是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效果,这在职称评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教师都不太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注重科研成果,大学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况,有成绩的老师都去做科研,年轻才刚毕业的教师形成了高校教学的主力军,这是一种非良性的高校运作模式。鉴于此,我们应该重新制定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让有实力的、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走到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对于如何建立有效地教师评价体系,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一个科学、合理、有效地教师评价体系。我们不仅要在宏观政策上引导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还要对现行的教师队伍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加强提高教师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实行开始于1986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有利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一批骨干青年教师,激发了教师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为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实践的实施中也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由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异较大,学校条件和教师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还有部分边远地区的高校实行任命制,但是大多数高校已经逐步实现了聘任制度的改革。高校教师的聘任,必须通过教师职务委员会,对其教学能力、文化水平、思想政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由学校的行政领导决定最后的聘任。聘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我国高校教师自身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但也出现了教师聘任终身制、教师聘任形式化等的一系列缺陷,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师聘任制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教师聘任制度。

目前,我国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本校开展了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师聘任工作制度的改革还远远未达到规范化、水平化,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岗位聘任,是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与创新。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教学与科研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部分“211”高校教师过于关注科研成果,甚至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明确规定要求若干篇,包括核心期刊数篇,以及明确参与过国家级课题的开发与研究,特别对引进一些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有着很多优惠的条件和待遇。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符合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高校聘任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高校教师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高校教师的评聘工作也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实现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建设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这也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与改革高校的聘任制度。

笔者于2010年09月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放了题为"教师教学与科研状况"调查问卷300份,回收了258份,通过SPASS16.0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分析

在调查教师职务或者职称晋升时,12%的教师认为教学重要,37%的教师认为科研占主导地位,51%的教师认为二者都很重要,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还是认为科研在职务的递升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教师在任职过程中,更多注重科研成果的研发,而忽视了教学的成绩,甚至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教授只作科研、很少上课的情况,这并不利于高校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与科研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在问题“如果不进行本科教学,您能否在大学正常工作不受责难”中,有29.18%的教师选择了可以,70.82%的教师选择了不行;而在问题“如果不发表科研论文或从事科研项目,您能否在大学正常工作不受责难”中,8.11%的教师选择可以,90.99%的教师选择了不行。可以看出,有较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只作科研不教学在大学中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而绝大多数教师都同意不作科研在高校中几乎不能生存下去的观点。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在本科教学中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开发中去了,很少有教师会把自己绝大多数时间用在备课、上课等一系列教学中。

(三)其它工作经验对教学科研的影响

65.54%的教师认为其它工作如管理、为社会其它机构提供知识服务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或者科研工作有影响;34.64%的教师则认为二者没有冲突。可见,大多数的教师还是认为其它的工作会或多或少影响教学、科研工作,时间上会分配不均,再加上,个人的精力有限,也会导致二者的矛盾和冲突;只有1/3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协调本职工作同教学、科研的关系,甚至认为自身的工作还能为教学、科研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个人精力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在题为“从长远看,大学教师教学行为与科研行为是紧密联系的,但从某一时间段来看,只能从事教学或者科研”的问题中,45.92%的教师选择了肯定的答案,54.08%的教师选择了否定。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同时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当中,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把精力专注于一件事情上面,这也就潜意识里让很多教师认为大学教育只能偏向于教学或者科研之一,不能二者兼顾。

三、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对策分析

教师聘任制度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是高校根据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需求,对教师进行择优聘用的一种新型人才聘用制度。在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发展的今天,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确立新的教师聘任标准

在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师聘任过程中,常常把学历放在聘任的首位,即把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放在第一的位置,把这作为聘任新近教师的首要标准。在很多211高校,已经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引进新来教师的标准,对一些有着卓越科研成效的教师,往往给予优越的物质条件。甚至认为一些教授只用全心全意做好科研项目,不用担任本科教学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反倒扼杀了很多大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高校教学也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还要承担育人的重任。高校教师在注重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现代社会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本科教学能力的提高,也要紧跟时代科学发展的步伐,站在时代科学的前沿,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学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意见和建议。

(二)严格的晋升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美国高校的教师聘任制采取的是以学术为指导、多种聘任制相结合的制度。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学术为主导。高校通过电话交谈、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科研等进行综合考核,再通过有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做出最后的决定。根据科研和教学水平,授予教授和副教授以终身职称,对副教授以下的教师实行的是非升即走的模式,即教师在任职期间不能得到晋升,任期满只能离校另谋出路。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校教授的归宿感,稳定了高校的学术发展,同时,也鼓励年轻的教师积极发展自身能力,为高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首先,我国可以鼓励高校进行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鼓励毕业的学生走出校园,吸取他人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其次,招聘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吸收外校优秀的教师过来兼职工作,有利于开拓本校教师的知识视野,更有利于高校间的交流和合作;再次,对聘任内的任职教师实行严格的管理,用合同的方式规定双方的义务和权力,包括明文规定教师的任期、工资、福利待遇等等,以及任期内教师必须完成的学术、教学成果和履行相关的职责。

(三)合理的工资福利待遇,培训、培养等其它相关配套措施相结合

科学、合理的工资待遇,根据社会的消费水平,工资待遇逐步提高,从物质上保证了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工资组成部分清晰、透明,没有奖金和科研提成,保证了教师工资的合理化分配;根据职称的不同来划分教师的工资,但差距也不宜过大。学校每年应该拿出一大笔资金用来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这可以激发高校教师工资的积极性,教师的工资应该每年自动增加,以适应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也是保证教师安心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校可以为优秀的教师提供一系列培训机制,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并且促进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对高校整体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实行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是一件长远而意义重大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更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把教师的聘任制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需要整个社会、高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天鹰,韩敬波.我国教师聘任制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3):55-57.

[2]孙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聘任制创新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3-4.

[3]彭倩,张硕.发达国家教师聘任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09,(1):319.

上一篇: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调查与探索 下一篇:试论特殊儿童健康情绪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