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时间:2022-06-06 02:21:01

创建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一、构建特色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按照“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成人函授教育做起,逐步扩展教学资源,拓展教育形式和规模,建立网络教育体系。以网络业余学习为主要培养途径,以成人学历教育和农业干部培训、新技术、新方法培训为主要办学形式,同时举办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形成具有学校农林学科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坚持“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和“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思路,统筹规划,整合学校资源,构建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体系。以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和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网上教育资源为主线,具体落实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指导、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二)总体目标发挥学科优势,面向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开展农业现代远程教育,为构建农业科技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发展优势专业特色,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全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形成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与大学本科生课程选修并举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符合学校网络教学要求的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及学习资源,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开展开放式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借助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环境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学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机制、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提供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建立丰富的教育信息库,如现代远程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新闻、教育发展动态、教育专题、教育论坛等,为广大用户提供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服务。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相关体系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建设以学生为本、突出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理念,适应继续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把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在线培训统一建设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把信息战略作为继续教育学院核心竞争力,将信息技术的引入和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建设两个试点专业的所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然后针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干部培训,选取相关农业科技培训的项目、专题及课程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针对大学本科生选修,选取全校公共基础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选修的要求;另外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选择部分课程参与第一批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干部培训及新技术、新方法培训网络资源。(三)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方案的要求,选聘相应的主讲教师。加强教师培训,促进现代远程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制订网络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并落实鼓励教师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制度,推动名师名家和骨干教师参与网络教学和资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备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掌握网络教学方法、结构合理、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四)校外学习中心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校外学习中心辅助管理为主,因此必须同步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中心。在校外学习中心选择标准上,我们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遴选优秀的合作办学伙伴,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水平,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以原有函授站为重点,认真遴选建设。(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了保障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将逐步建立、健全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遵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规律,制订我校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文件。从对教学过程涉及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教研与教改八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六)组织机构建设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根据工作阶段和发展需要,学校分阶段设置远程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岗位,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并成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更加促进和带动农林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将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铸造以“以农林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品牌。

作者:刘红侠 张稳宁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卫校

上一篇:职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探讨 下一篇: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