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质量控制

时间:2022-06-05 11:06:35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质量控制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设计阶段的最为关键的阶段,并且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之下, 应该合理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同时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 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造价简单来说就是指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工程项目处于项目设计、项目决策以及项目实施等环节所花费的总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施工过程。其中,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则是控制工程造价之中的重点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以及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同时也是处理技术和造价的关键环节。当前在我国,民用建筑它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同时涉及面是最宽的建筑形式之一。同时,工程造价将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市场的繁荣产生直接的影响。

2、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概念

2.1、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是指针对建筑工程的每个结构,通过规划、比选以及具体描述等手法,这就可以看出了建筑结构设计师设计意图的全过程,结构设计在原则上,应该要以充分实现建筑设计方案以及实现建筑实用功能作为前提,并且在严格的设计规范指导之下,用建筑安全作为前提,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措施,以及优化设计结构造价,这样就会最终把业主的要求以及设计师的构想转化为施工图纸,使从头脑中的一个想法变成形象性的东西,并且可以用它来指导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

2.2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对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种前期的策划、设计招标、方案合理性论证、可行性分析和研究、项目推进和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等各个环节所用去的费用总和的统称,并且在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这个形成的工程造价的额度以及分布则会有所不同。据相关的调查显示,除去投资决策阶段以外,设计阶段则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最为明显。

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结构设计质量对投资的间接影响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所形成的诸多根源性问题之中,结构设计的责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很多建筑物结构设计的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从而将会严重影响到竣工投运之后的使用安全;除此之外,即使设计不合理但是没有造成质量问题,那么同样也都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设计的不规范从而造成各专业之间出现“碰头”或者矛盾,这就极容易造成返工或者停工现象的出现,从而给工程造价控制而留下隐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有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则会对建筑造成安全隐患或者先天缺陷。

3.2、结构设计方案对经常性费用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除了会对一次性投资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之外,同时还将会对建筑项目交付工后的经常性费用产生十分明显的后续影响。比如不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就会造成照明设施用电清洁、浪费、保养以及维修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一次性投资和经常性费用之间,还会存在的一定的反比例关系,一次性投资的降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经常性的费用的增加,其中比较最为明显的是维修所花费的费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它们两者之间应该是会有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同时通过设计人员认真的分析以及探索就可以找到这个一次性投资同经常性费用之间的最佳结合,这就使得建筑工程会从规划、投资、实施直到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将会达到最低点。

结构设计方案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总所周知,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在建筑工程的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几乎还不到1%,然而,事实上,这仅占总成本不到1%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却决定着工程总造价 75%的形成。在单项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之中,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比选和它的材料的选择,这些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极大的影响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4.1、寻求技术以及经济性的最佳契合点

第一、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性控制意识。在展开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因该要积极地同建设经济专业人员展开碰头会,同时针对设计的经济性问题进行商议,注意要避免建筑经济专业人员只负责预算而设计人员只负责画图,不相互照顾的现象出现,应该协调好各部门之前的工作。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就应该在设计规划的初期就对方案选择高度的重视起来,同时对施工图的预算可以随时掌握,同时力争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并且将工程造价应该控制在批准的预算范围之内。

第二、在项目设计的阶段经济专业人员应该给设计人员做经济参谋,积极为其搜集可以用到的资料,提供充实的经济指标,使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结构比选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最为准确的投资核算结果,同时实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标,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最后,建筑经济专业人员还应该积极参与到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之中,关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现象,用降本增效的积极性角度出发,对所选方案将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论证,并且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对投资进行优化控制。

4.2、使用设计招投标制优胜劣汰

招投标制度的不仅仅应该要在建筑设计方案比选阶段实行,还应该在施工图纸设计以及技术设计等方面同样实施,进而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并且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设计单位对设计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比较精细的管控,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就可能会有落选的可能。这使他们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4.3、合理控制构件截面尺寸以及钢筋用量

4.3.1选取最为合理的基础形式

地基基础形式的优化选择则会对建筑物最终的安全性以及功能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地基基础形式的比选则会对工程总造价控制的影响也将是不容忽视。通过数据表明,地基基础的造价通常会在工程总造价中约占10%-20%之间。所以,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应该要特别关注到基础形式的优选工作,同时在选择之时,应该依据建筑物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筑上部结构的受力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施工经验等因素应该综合来考量。一些时候,能够满足某建筑要求的基础形式将会有多种,此时设计人员应该对不同的基础形式进行功用、技术和经济性进行对比,选取优选其中最为合理的而对实现工程造价优化控制最为有利的基础形式,进而可以达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4.3.2选用合理的构件截面尺寸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物构件的截面积,包括的内容有梁、柱的截面积或者混凝土墙体和板的厚度等。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建筑构件截面积尺寸以及配筋率之间将会存在着“你增我降、我降你增”的对立,举例来说对于同一个建筑结构构件来说,当其截面积尺寸减少之时,就应该相应地提高其配筋率,这样来达到强度的要求;反之,如果其截面尺寸将会增加,那么就可以相应的对构件配筋率做适当地降低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因为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加那么则会使混凝土使用量增加,同时增加的还有建筑物的总荷重。

言而总之,建筑物构件的截面尺寸同构建配筋率之间存在的这种对立关系,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师必须通过详细的核算以及分析,同时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最优化的组合方式。

结语

工程造价控制它会是建筑项目投资实施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指标,工程造价控制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科学影响到投资者收益的实现,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应本着谨慎、审慎的工作态度,并且从质量、功能、效益、安全角度出发,使用先进的工作模式,并且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以及摸索,这才会在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合理的选择以及最明智的决策,进而真正做到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以及控制。

参考文献:

[1]屈加彬.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 建筑设计管理 ,2012(10)

[2]孙嬿婷.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2(19)

[3]马文涛,王利辉,翟荣兵.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上一篇:我国绿色施工管理问题试分析 下一篇: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和发展应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