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探析

时间:2022-04-02 05:42:55

民用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民用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注意;关键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这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要想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必须要大力建设民用建筑。人们的生活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要以建筑为载体,而民用建筑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民用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与此同时,对民用建筑的质量主要有两个衡量方式,即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民用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在设计民用建筑时会很复杂和系统。而且民用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建筑的经济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但是,现在我国在设计民用建筑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建筑物的质量受损。所以,建筑的设计者要在设计工作中起到足够的重视。要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和相关的质量标准来进行房屋设计,这样才能使人们对房屋的需求得到满足。

1 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总平面图的设计

“建筑项目”一般是“新建”和“改造”工程两大类。新工程因受限制较小,所以受到设计者的青睐。但因为设时间有限,只能针对拟建建筑进行设计,其它部分仅在总平面图中表示出来。在过去的设计方案中,总平面图的设计上基本遵循“拟建建筑+附属建筑+道路+绿地”的原则。各个方案中的附属建筑、道路和绿地之间的关系变化不大,没有什么新意。设计者如果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上述三者的摆位以及庭院小品上,使他们的设计方案在总平面图中就有很大差异。这样做,能使设计者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对今后的设计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1.2 施工图的设计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当抛开旧式的、呆板的平、立、剖面的设计思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性化设计上。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设计者应改变过去那种形状、开间、进深变化不大的设计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人文环境、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设计出多样化的平面形式。例如,多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建筑设计“重保温、轻隔热”,常考虑怎样才能“户户朝阳”,而忽视了建筑物的防热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能源浪费( 最具体表性的是空调的普及和玻璃幕墙的大量使用,因此带来的城市“热岛”现象)。因此,设计者可以考虑怎样的平面布局才能满足通风良好且西向墙体少的热工要求。

从立面、剖面设计的角度来看,过去的设计单纯依靠女儿墙和外装饰增加立面的变化,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错层、跃层和坡层顶的引入以及遮阳形式的转变,可以形成协调、实用又美观的外部立面,剖面也随之复杂化。

2 民用建筑设计要点

2.1 设计异形柱框架结构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民用建筑时,要重视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设计。异形柱框架是指根据墙体布置的具体情况,把民用建筑中的柱截面设计成“L”、“T”、“+”、和“Z”等形状。如果是采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一般将框架结构的柱框设计成矩形,这样形式的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更好,而且相关的计算理论也发展的较好。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们积累了大量建设矩形框架的经验,这样就使矩形柱的建设可操作性更强。另外一点,在民用建筑中,截面要随着建筑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如果建筑高度增加,就要扩大截面面积。如果减少,就要所小截面面积。如果使用矩形柱的方式,会给民用建筑的内部布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通过对一些数据的具体分析,矩形柱在室内突出部位占掉使用面积约占到体积的0.5%,如果再加上后期住房的装修,造成使用面积的浪费更加大,不能够满足住户在空间上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建筑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善于使用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设计,从而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进而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效率。使人们的空间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也提高了房屋的实用性能。

2.2 在设计建筑时,要注重整体的完美

在通常情况下,在设计以矩形板式为主的民用建筑时,一般每一层有六家住户,在一栋楼中房间中有间接采光的有四个单元,这些房间没有阳台。但是,采用这种设计方案建设的住宅,一般采光效果很差。而且这样的建筑中没有设计阳台,在北方地区,如果采用这种设计方案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比如说不利于冬季人们储存水果和蔬菜。所以,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楼板式的设计。在设计中充分的融合点式楼的特色。此外,在设计时,不要仅仅将立面设计局限在一个单一的平面之中。只有把板式楼的房间朝南的特点和点式楼的凹凸进退的特点相融合,才能够使建筑更好地采光。

2.3 加大钢结构民用建筑的推广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建筑中钢结构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大量的建设经验,从而为我国民用建筑钢结构建设的推广与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时机。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与砖混结构在民用建筑中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2.3.1 钢结构民用建筑施工周期短,施工单位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大大提高投资效益,经济性更好;

2.3.2 考虑到性价比、钢结构建筑更胜一筹,适合当前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极具发展前途,同时又可以带动我国钢铁产业和新型材料产业技术的发展与改革;

2.3.3 因为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等的特点,为大开间布置的民用建筑设计提供先决条件。彻底突破了传统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的限制,使房屋质量得到更好地保障;

2.3.4 从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如果民用建筑采用了钢结构体系,其效果更好。因为钢结构民用建筑自重轻,是砖混结构的65%左右,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沙、土、石的用量。既可以使建筑建在软弱地基上,又可以为户主大大减少基础造价。使用户的利益得到最好的维护。所以,在建设民用建筑时要大力推广钢结构的使用,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使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得到更好地发挥。使居民和建筑开发商的利益都得到满足。

2.4 预应力混凝土大板结构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预应力大板结构指的是通过在民用建筑的梁柱之间布置明梁,同时在建筑的楼板上采用预应力大板,并在预应力大板上直接布置隔墙的结构体系。研究表明,采用大板配合预应力宽扁梁,能够更大限度地提升楼层的净高,例如10m跨度的预应力宽扁梁能够比普通混凝土梁或者是普通预应力梁的高度减少越300mm。因此,随着当今建筑设计中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我国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应该不断地推广与采用预应力技术。此外,在建筑上预应力大板结构可以避免室内不协调的次梁景观,有利于进行二次装修或者室内布局的改造,能够很好地满足房主的个性化要求。在民用建筑建设中,要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大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的技术,采取科学的建设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用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民用建筑设计的的重要性,才能提高民用建筑的设计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要求。

参考文献:

[1] 冯键良.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3).

[2] 王利辉,翟荣兵,马文涛.民用建筑中结构节能设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05).

[3] 马文涛,王利辉,翟荣兵.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6).

[4] 肖寒.民用建筑的结构概念性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

[5] 赵继东,师颖.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4).

上一篇:楼宇电气设计综合优化的分析 下一篇:电子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软件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