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技术在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5 11:00:37

ISM技术在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课程体系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学校和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改变,这要求高校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程度,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综合水平。文章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部分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规范方法构建课程解释结构模型。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focus of teaching pla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talents of the school and society are also changing, which requires curriculum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herefore, whether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is reasonable affects the extent and degree of knowledge for students to accept,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 level. Tak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courses by using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ISM), and constructed the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 by the standard method. This method achieved good results.

关键词:ISM;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Key words: ISM;course system;teaching plan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186-03

0 引言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依据[1]。而一个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又是教学计划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课程体系的不合理则会阻碍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进展,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升[2]。

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种课程的安排多以表格形式进行显示,课程之间的联系无法直观体现,这使各门课程均以“点”的形式孤立存在,难以形成课程关系“线”或“面”,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整体感知难以形成[3]。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一种途径。

4 结语

本文采用ISM技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部分课程进行设计与安排,方法简单易行。各课程要素间的的二元关系,采用图、矩阵等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示,使课程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这证明以ISM技术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符合现实要求且有效的。

本文由于选取的课程较少,不能在此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设计。但实际上本科生课程体系中课程数目众多,若想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完整课程计划,只需在以上集合中添加要素,增加关系,进一步分析即可。当然,还可以利用ISM技术的相关软件对要素进行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对于要素数量较多时的计算、分析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芬.ISM在本科教学计划制定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34):227-229.

[2]林慧君.ISM分析法在高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1(01):132-133.

[3]戴敏利,谈国新,陆峰,李敏.解释结构模型(ISM)在教学计划制定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6(10):58-62.

[4]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0-52.

上一篇: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下一篇:浅谈培养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