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现代化调整外交

时间:2022-06-05 09:30:36

俄罗斯,为现代化调整外交

去年11月1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向议会两院作“国情咨文报告”时,正式将俄罗斯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任务和目标。

俄罗斯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现代化,它要使俄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用知识经济取代原料经济;用民主、自由社会替代专制、腐败社会;用实用的智慧性政策取代怀旧和带有偏见的行为;用追求未来并在国际劳动分工中占居应有地位的俄罗斯取代陈旧、落后、不断纠缠于过去的俄罗斯。

外交为实现现代化服务。为此,梅德韦杰夫要求外交部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

今年2月,外交部向梅德韦杰夫递交报告,其突出的特点是减少了以往相对空洞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凸显务实性。

一是清醒认识世界发展现状和趋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的国际力量对比变化,采取“喜新而不厌旧”的政策,既积极融入和支持国际新型力量、改革国际旧秩序、建设新秩序的进程,获取更大的实际利益;又要继续重视参与联合国等既有国际组织活动,维护在其中所拥有的特权,以最大限度捍卫和扩展其国家利益。

二是谨慎判断美国的“兴”与“衰”,尽力与美国发展深层而切实有效的互利合作关系。2009年7月,两国总统宣布成立“总统合作委员会”及其下属13个工作小组,强调双方将开展全面务实合作。俄希望通过签署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在欧洲建立反导系统以及解决阿富汗和伊核问题上予美适当让步和支持,以争取美在俄关切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如不再推动北约东扩、取消限制向俄出售高科技产品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在俄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不再设置障碍,取消对俄数家国企的制裁等,尽量软化战略对抗,增强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合作,以使美国成为俄罗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外部有利和助推因素。

三是冷静评价欧盟的现实和未来地位,与之建立利益日益紧密捆绑的“现代化伙伴”关系。俄欧贸易目前占俄对外贸易约一半,欧盟成员国对俄投资占俄外来投资的近70%,欧盟是俄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借重力量。2009年11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俄欧第24次峰会上,梅德韦杰夫就提出与欧盟在实现现代化方面开展合作。今年6月1日,在俄举行的俄欧第25次双边峰会上,双方正式达成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并约定在会后起草相关合作“路线图”,确定具体的合作领域、项目和方式。

四是加强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控制,将其打造为俄切实的战略缓冲区和经济互补合作区。2001年美军进入中亚、2004年和2005年美相继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策动“”成功,使俄的独联体外交严重受挫。自2008年俄格冲突后,俄对独联体政策转向更主动进取,2009年俄在控制环里海国家能源方面取得突破,2010年在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政权变更中发挥主导作用,逐渐扭转了在独联体地区的被动局面。未来除继续加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外,将做实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俄、白、哈海关联盟,通过促进经济一体化,使独联体地区成为俄所主导的人员、资本、技术、商品“自由贸易区”。

五是高调发展与“新型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关系,为俄成为世界强国凝聚“财力”和“人气”。俄自视为“发达国家”,对将其归入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新型经济体”不很满意,但俄也尝到受追捧的甜头,因而乐享其成。同时俄积极恢复和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通过与之开展大规模军品贸易及核能、油气合作,既赚得可观外汇收入,又赢得发展中国家支持的“人气”。未来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加强与巴西、印度、南非、土耳其等地区大国的关系,抓住委内瑞拉、叙利亚、伊朗等资源丰富又与美有纠葛的国家,以达到既能在政治和安全上钳制美国,又能不断扩大军品和其他产品销售市场。

六是继续探索中俄关系发展模式,稳步提升两国战略互信,推进具体领域合作双赢。近20年中俄关系的发展实践已为双方如何处理未来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非常实用而又具备深化空间的模式:彼此视互信为生命,真诚释好是前提,携手并进是条件,共同“现代化”可成为目标。目前,俄非常重视中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上升的趋势,既相信中国会继续成为俄长期战略伙伴,同时也对中国未来发达后是否对俄构成威胁有所担心。同样俄对中国能否和如何帮助俄实现现代化存在矛盾心理,既想利用中国的投资、技术和产品,又觉得中国投资主要是“资金”,担心会对俄国家经济安全形成威胁;既想利用中国先进技术,又认为中国技术缺乏“原创性”而不值得学习和引进;既想增强与中国的高科技合作,又顾虑中国不遵守知识产权规则而将俄技术“据为己有”;既想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又怕成为中国的“资源附庸”。这种矛盾心态决定中俄关系未来只能在不断的“试探和摸索中前行”,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只能是“举小步”、“走慢步”。

上一篇:伸张正义的审判 下一篇:用光影记录生命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