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

时间:2022-06-05 08:55:24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课程是国土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和软件操分开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将理论与具体操作割裂开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只知道老师让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于具体问题无法进行自行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实践能力也得不到锻炼。结合《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重在探索一条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够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现状;基于工作流程;项目教学法;课程开发。

1、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就业难已经成为目前所有大学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虽然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而现实却是高职人才短缺、岗位空闲与大量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待岗待业等之间的矛盾。究其根源在于:传统的专业教学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很多高职毕业生难以胜任具体岗位,其实践工作能力与实际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过程严格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按部就班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缺少一个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完成的过程,加之实践性课程安排较为零乱,学生在实习教学中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技能训练性课程所占比例不高,实践性课程教学还应加强。

(三)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各自为阵,联系较少,导致课程教学中内容重复,学生学习过程主要以机械式记忆为主,学后忘前,难以将前后知识及各门专业知识、技能相互联系起来综合运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严格按照“以理论够用,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岗位性,积极采取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应打破传统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与岗位培训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于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教授,当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积累后采用岗位培训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处理岗位特定问题的能力。

1.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将国土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以土地资源调查项目来进行,在实习中,以生产项目实际操作极其成果为目的的工作任务。按照该过程完整的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这个过程就应该包括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

同时在项目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该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将课程的教学功能划分为多个层次,分别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学习,便于学生分层次掌握,灵活记忆;同时,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采用从简单任务、到综合生产项目模拟实训的分层递进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逐级提高。

1.2、岗位培训教学法

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岗位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与职业院校的“人工环境”相比,岗位培训的“自然环境”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挥。通常有两种途径:第一、院校实践教学环境设计更加符合生产和工作需要。及国土资源管理的每项实习,均应该以实际生产项目的形式来进行,使学生所做符合相应规范和要求,最终成果能满足使用单位和部门的需求,模拟真实生产来进行。第二、使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具备培训的潜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在岗学习成为可能。国土资源管理采用“2+1”模式进行教学,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进入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这样就可以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行动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单独或以团队形式在工作岗位或工作岗位上完成学习任务,毕业后安排到相应公司就业。经实践检验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大幅提高学生就业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和学的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按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设计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而是将专业中多门专业技术课程整合然后划分为在专业岗位群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型任务,以典型任务为教学项目交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 ,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自己或分工完成项目。整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创造实践的过程,学生在整个项目中扮演参与者,同时也是设计者。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在过程中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也体验创新的艰辛及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最后,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

在传统《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的教学中,可以大致分为理论教学和软件操作两部分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将理论与具体操作割裂开来,带来的典型问题有:(1)理论抽象,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学习了理论,但在具体软件操作时无法与理论联系,常常只知道老师让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于具体问题无法进行自行处理。

根据以上的专业特点及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 “ 项目教学法”,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新的《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打破传统模式,将内容划分为八个典型项目:(1)基本知识准备;(2)技术设计书的编写;(3)控制测量实施;(4)外业调查;(5)外业数据采集;(6)内业数据处理;(7)数据建库;(8)技术总结编写。 以项目实施为动力,逐步深入展开课程内容教学。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过程中必须从资料收集、设计、具体实施、成果验收、技术总结的全过程。每堂课都要从实际问题入手,以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比如,“外业数据采集”项目,包含多个知识点,有手持GPS、全站仪、RTK的使用,国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的相关认识,地形图的识图辨图,坐标点的图上展绘方法,这些知识点最终归结为学生能够在野外利用相关的设备进行采集数据,调查实地土地现状与图上土地状况比较修改。

教学先由教师开展相应的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知识,然后对学生分组并布置任务,提出有关作业精度、成果资料方面的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各小组实施,最后提交成果。在项目中教师主要负责现场答疑、过程监管、阶段性评估总结。

3、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开发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教材

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教学法使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编写教材时应打破传统观念,教材内容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而应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典型案例为演示,涵盖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多体现操作方法、异常问题的解决方法,既是教材也是工作手册。

3.2课程开发中项目的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过程设计、系统实施、操作能力”为中心,培养技术运用型人才。课程的设计要以“能力为标准”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并不是只教会学生操作,而是将一门或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之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引导学生“做一做,想一想”,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同时项目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有时效性,只有在学生认为项目“很有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结论

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育改革方向,为本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尝试。

上一篇:高职高专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浅析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