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ID控制的微型轴流血泵优化控制方法

时间:2022-06-05 08:12:21

基于模糊ID控制的微型轴流血泵优化控制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微型轴流式血泵的自适应精确控制问题.采用模糊PID参数自调整技术实现血泵的自适应调节,以血流速度信号和电流信号作为双闭环结构的反馈量,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鲁棒性强等特点。通过MATLAB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使轴流血泵调速系统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模糊PID;微型;轴流血泵;双闭环

1.引言

目前对轴流血泵的控制最常用的方法是双闭环PID控制策略,PID控制技术也因其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度高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当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性能参数发生变化时,PID控制参数不能随之做出实时修正,很难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电机运行过程中PID控制器存在的缺陷问题,将模糊控制理论成熟经验和规则有机地融入到微型轴流泵-的控制策略中,不仅能够克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突况,而且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自适应强、响应快、高效率、转速可调范围宽和鲁棒性强等特点,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现微型轴流血泵的优化控制。

2.数学模型及其动态结构

微型轴流血泵采用三相两极星形全控电路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采用内转子结构,气隙磁场为方波,假设电机的磁路不饱和,转子磁场对称分布,不计血泵运行过程中涡流和磁滞损耗,忽略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和齿槽效应的影响,系统中,所有器件均为理想开关器件,微型轴流血泵在两两导通状态下的动态数学方程如下:

反电动势方程:

式中,Ud为通电状态下两相绕组上的电压;Kc为反电势系数;R为绕组旋转半径;Tc为电机合成电磁转矩;E为电机的反电动势;KT为转矩系数;L为绕组旋转半径;为电机绕组每相的匝数;B为磁场强度;J为转子的转动惯量;为负载转矩;Z为黏滞摩擦系数;为机械角速度。

对上述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都为零,推导出系统动态过程中的传递函数

由上述传递函数推导出微型轴流血泵控制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

反馈信号(反电动势)的引入构成了与电机转速成正比的闭环控制系统,克服了轴流血泵在运行过程中负载和磁场干扰等因素的干扰,增加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效阻尼。

3.微型轴流血泵模糊PID调速器设计

模糊控制理论对时变、非线性的微型轴流泵控制系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在无法获得轴流血泵准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模糊控制理论的融入不但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而且还具有简化结构、增强鲁棒性等特点,达到对微型轴流血泵的控制性能优化。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对于轴流血泵控制过程中遇到的滞后性、控制参数的非线性和高阶陛等干扰情况均不能进行动态调整,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PID无需考虑被控系统的模型,根据其误差e和误差变化e实时调整Kp,Ki,Kd的值,最终使被控对象处于稳定工作态。在微型轴流血泵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中,转速负反馈可以保证系统稳态运行下实现转速无静差,抑制转速波动,提高系统静、动态特性,转速调节器采用二维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比较速度反馈信号和给定转速信号获得系统的误差e、误差的变化e,经模糊化后,得到模糊量E和E,再经模糊推理、模糊决策和去模糊化处理输出精确的系统输出量。满足系统超调量小、抗干扰、快速响应的要求,在matlab6.5环境下命令空间输入fuzzy进入模糊工具箱,设置输入输出的隶属密函数,根据表一设置模糊规则,建立模糊PID控制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同时建立常规PID控制模型,进行系统仿真。

4.仿真结果

将微型轴流血泵的模糊PID控制的输出结果和经典的双闭环PID控制理论的输出结果同时显示在以下窗口,仿真结果如下:

图3、4中,“一”为模糊PID控制曲线,“--”为经典双闭环PID控制曲线。

5.结论

从以上各图中可以看出模糊PID控制系统在响应速度、超调量、稳定性和鲁班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PID控制,同时还具有抑制运行过程中负载扰动的作用,解决了常规PID控制参数整定问题,达到了系统的精度要求,提高了控制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兴艳,董洋洋.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J].电机技术,2011(3):23-26.

[2]申亮,谢伟东.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改进的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2011(3):369-373.

[3]陈伟,周小波,王群京.基于模糊优化的PID直流无刷电机控制[J].电子设计工程,2010(6):146-149.

[4]张立,李莉.基于MATLAB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机电工程技术,2010,39(4):29-31.

作者简介:刘佩璋(198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概念动态测试,智能化仪表控制,微型轴流血泵优化控制系统。

上一篇:通用的S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现代化进程中电力风险评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