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浦练塘地区水环境治理措施

时间:2022-06-05 08:08:35

浅谈青浦练塘地区水环境治理措施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坝基改造、沟通水系的角度,结合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水系沟通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地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措施等。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 水系沟通; 拆坝建桥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2007年5月,太湖蓝藻严重暴发,致使无锡市水源地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次水污染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称《总体方案》),2008年5月《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与此同时,上海市发改委、环保局、水务局等部门组成编制工作组,于2007年8月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题调研报告》,之后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对本市的《实施方案》作了相应的调整。

《总体方案》确定了综合治理区范围: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个市共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个市共20个县(市、区)以及上海市青浦区的练塘、朱家角和金泽三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鉴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重、投资大、涉及面广,《总体方案》还根据对饮用水水源地、太湖湖体、入湖河流的污染程,确定了重点治理区,青浦区青西三镇(金泽、练塘、朱家角镇)便位于该重点治理区域之内。本文以青浦区练塘镇水系沟通工程为例介绍该地区水环境的一些情况。

1、基本情况

练塘镇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西南角,总面积93.66平方公里。区域内河网纵横,据水资源普查统计,除流域河道外,共有中小河道,即镇、村级河道305条,总长284.8km,河道密度约3.04km/km2。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目前镇域范围内形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坝基。经实际调查,练塘镇现有坝基共计288座。这些坝基的存在,使区域内水体交换不畅,水体自净能力变弱,河道水质变差、水环境恶化;同时也阻断了水系之间的联系,导致汛期时涝水排放不畅,给全镇带来较大的防汛压力,为解决上述众多问题,练塘镇政府计划自2009年开始分三年对现状存在的坝基进行拆坝改造工程。

2、坝基形成原因分析

经分析,坝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圩区建设的需要

练塘镇地处太湖流域下游,镇域内地势低洼,因此防洪除涝采用上海地区常见的圩区治理方式。而圩区的形成需要在边界各河口建设口门控制建筑物,常规的口门控制建筑物为水闸,但水闸建造成本较高,历史上因经济条件限制,在部分河口采用坝基堵死。

(2)交通建设的需要

练塘镇属于平原河网地区,镇域内河网水系发达,众多中小河道的存在阻断了道路通畅,给周边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因建设桥梁成本较高,历史上因经济条件限制,在道路穿河处采用坝基填堵河道,连接道路。

3、坝基改造的必要性

坝基改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财富神话,但2007年太湖蓝藻的大暴发和近几年蓝藻的持续发生,给苏州、无锡等环湖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敲响了水环境水安全的警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切实摆在人们的面前,过去那种靠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被证明是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是不可行的。从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来看,练塘镇是重点治理区域,其水环境质量的状况关系着淀山湖周边,乃至于整个太湖流域的水环境。

(2)巩固前阶段 “百河整治”行动成果的需要

2006年启动的镇“百河整治”行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中小河道“水清、岸绿”的景象已经初步显现。但是,令人们担心的是,镇域及圩区口门上百座坝基(管涵)上下游数公里河道仍面临黑臭和淤浅的威胁。清除分布在中小河道上人为设置的障碍──坝基(管涵),是对前阶段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延续和深化配套,是巩固“百河整治行动”成果的需要。

(3)城镇、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形成新气象,新风貌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要求。随着新一轮新农村建设高潮的掀起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陆上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呈现出一派房舍整洁、庭院优美、交通便利、居住和谐的水乡新风貌,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要组成部分的水环境建设却相对滞后,村域段河道局部的整治可以改善一时,但水系沟通不畅的问题不解决,很快就会又恢复到整治前的状态。只有很好的让大小河道充分沟通,水体自由流动,良好的水环境才能保持。因此通过坝基改造,清除人为设置的障碍,对于恢复、保持农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美化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坝基改造的措施

通过前述坝基成因分析发现,坝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圩区建设及交通建设两方面,也就是说坝基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坝基改造的措施也应该根据不同作用的坝基区别对待。

对于因圩区建设而设置的坝基,因其具有防洪的作用,改造措施为拆坝建闸,改造后在保持原有坝基具有的防洪功能的同时,还增加了排涝及沟通水系的功能。部分坝基改造还应结合圩区排涝规划设置泵站(泵、闸结合);

对于因交通建设而设置的坝基,其作用即是一座过河构筑物,相应的改造措施为拆坝建桥(或涵)。

5、坝基改造的效果

目前三年计划已经完成,全镇共计拆除坝基92座,这些坝基的改造实施对区域水环境及排涝能力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拆除坝基沟通水系后,改善了区域的水环境,同时也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打下了基础。水环境的改善为加快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筹码,有利于练塘古镇更好的融入到环太湖旅游圈;同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水环境的保障;

(2) 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区域排涝能力,确保周边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上一篇:生态建筑设计的一点启发 下一篇:盾构下穿城铁特级风险源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