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维诗中之神韵

时间:2022-06-05 08:01:31

摘要:王维是盛唐时期神韵派的大家,在诗歌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神韵诗派作家范围的划定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问题,因为“何为神韵”的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文论家们广泛引用而又纠缠不清的问题。“神韵”的广义和狭义问题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神韵观”的广狭,因为当我们在独独谈及王维的诗时,已经不自觉地融入到狭义的神韵观中了。

关键词:王维;神韵

谈及王维的诗,似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字字入禅”、“乐理入诗”等等这些评价,似乎已变成王维诗歌的独有标志。但是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精通书画、擅长乐理、以禅入诗的作家并不在少数,而且王维的诗歌兼有画、乐、禅,听起来似乎也很难融合成为一派。如此看来,一定是有什么精妙的“介质”,让王维的诗能够不散神的自成一派。那种“介质”,就是神韵,融于字句的冲淡清奇的神韵。

王士祯为代表的狭义神韵说不光要求“生动而有余”,而且要兼备“冲和淡远”、“空音镜像”等特征,同时又排斥“雄鸷奥博”等风格。王维在吟咏山水时,由于他自身的经历以及他在诗、画、乐、禅等方面的造诣,自然就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感悟。王维又能够发挥自己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恰与王士祯的要求相合,故被其奉为圭臬。

王维的山水诗最是能体现他不俗的神韵。王维的山水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并非激越、迅疾、刚猛的形态,而是一种以佛禅为趣旨的沉静空寂的无人之境。他的诗简单纯粹,诗意丰富底蕴深厚,但不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华美,始终呈现出的是和谐至极的感性生命和艺术生命交融为一的境界。

例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右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末二句就是指禅性安定,能制妄心,正与空潭相印。由于性空,全诗展示的境界也是一片空寂:云峰之中,人迹罕至,钟声不知从何传来,泉声咽没在危石之中,日色冷却在青松之上。其佛性的空冷寂在始终体现的淋漓尽致。

又如被明人胡应麟誉为“入禅”之作的《辛夷坞》在创造清幽、绝俗意境的天然浑成方面,最能代表王维诗歌的艺术风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人将辛夷花置于一个山深人寂的环境之中,写它开时即热烈奔放,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飘然而榭,毫不婉惜。辛夷花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求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关照世界的意象,他告诉我们,自然宇宙虽有色而实空,虽动而常静的佛禅义理,虽小篇之作,却内蕴恒实,难怪胡应麟读之有“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之感。

诗人潜心体悟自然界花开云起的自然律动,进入了与自然本质对应的物我不分的诗、禅共境。王渔洋说王维惘川诗“字字入禅”、“妙谛微盲”,认为王维的审美创造活动“与世尊拈花,迎叶微笑,等无差别”王士镇在讨论诗歌理想时,采用禅宗的术语“悟”来暗示那种在物我统一下对现实的直觉把握,他认为王维的诗歌“取由我衷”,“只取兴会神到”,超越了摹写的界限,也超越了纯粹个人的情感,最终超越了语言本身,“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正是由于王维能对中国深邃的传统哲学和文化兼收并蓄,使得他在思想上更广泛地吸取各家的美学观念,更深刻地认识生命的审美意义,从而在作品中生动地写出昂然的生命精神,表现出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亲密交流与浑然互化,流露出独属于他的神韵。这正是王维虽号称“诗佛”,其山水诗却与一般“僧诗”的枯稿死寂全然不同的根本原因。而且,王维对山水林泉的归依也主要是一种精神认同,而非陶渊明等迹随心隐、决绝尘垢的坚定追求,因而诗中缺乏陶渊明式的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辨,充溢的是闲适与平和。王维追求的是心的自由,是个性的张扬。

王维以这种禅意消解了自己内心的郁结,通读王维的诗,我们似乎能从他诗歌的神韵中读到他的人生。他不仅突破了仕隐关系,而且在“纯粹意识”上调和了仕隐关系,而且把这一“二难选择”变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变成了具有实践性意义的生存智慧。他抛弃了六朝文人以人世为俗、以出世为高的偏见,以一种随时而动、趋势而行的达观态度来对待人生际遇,既不幼稚地认为做官就是庸俗可鄙,也不僵化地认定隐逸就是高洁可敬。于山林里可以做到的独善自养,于魏网中未必不能实现。仕隐两可,隐要隐得自由,仕要仕得自然。王维《漆园》诗云:“漆园非傲吏,自阔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婆数株树。”就圆满的阐释了他仕隐对立的消解,或许于王维来说,仕隐本无界限,又何来消解,豁达的气韵渗透纸背,历千年而来,神韵不散,似乎还得见当年神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王维精巧又不漏痕迹地运用在诗歌中的画工、乐理、禅意,因着一股独有的神韵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清静空雅的艺术特征。或许正是这种神韵,才让王维之所以成为王维,才让后人心目中的王维就那样永远存在于他清丽的诗意中。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社会学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协调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