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5 07:52:28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初中数学在逻辑性和空间构架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原有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的具有逻辑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培养.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实现学生独立学习为根本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数学;逻辑性;能动性

数学是初中教学的基础学科,相比于小学数学,它在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推导能力方面有了更大的难度,特别是在逻辑性和空间构架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变革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难题.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方式,近年来被人们用在了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以此来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变得更加成熟.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运行方式,它在运行中将一些关键节点用一些突出的符号或是图片串联起来,以此来达到理顺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实现清晰的记忆以及灵活的使用,更大程度的延长了对知识的存储时间,并提高知识内容的使用效率,使得知识能够得到延伸的运用. 其发明者东尼・博赞曾说这是一种“头脑风暴”的思维模式,力求用一些简短的提示词来完成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这种思维模式,主要是结合了人脑的记忆特点,即对一些特征符号更容易进行记忆. 利用这种思维的运行模式可以把原有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的具有逻辑性,同时能够对人脑进行充分的刺激,使其变得更加的灵活,运转速度更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人脑的潜在能力. 思维导图在实践的运用中,要求在关键节点的构建时,要科学合理的选取适合自己的符号和图像,才能有效的发挥出这种思维方式的效能.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思维运行方式,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将思维导图结合数学的特性开展教学. 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对逻辑性以及想象力方面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此构建出属于每个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得数学的学习变得科学而高效,最终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学习数学打牢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概念和定义,并能够深入的理解这些内容,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将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才能实现对这些定理、定义的运用,这成为解决数学题目的第一步. 通过一些初中数学调研资料可知,学生做错题目或因为有难度而放弃答题,归根到底就是学生对基础定理理解不够深刻和牢固,使得其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习题没有读懂,或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发生.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数学的基本定理以及定义方面的教学力度,包括教学时间以及课前准备方面.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通过让学生抄写很多遍,或是在课堂上背诵的模式所得到的效果不佳. 而应该从思维训练的根本上入手,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在数学的教学和使用中,思维能力的好坏往往对数学的学习和使用效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目前的教学实际当中,初中数学的目标就是要对学生的思维和潜能进行开发. 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实现学生独立学习为根本的教学目标.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介绍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在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然后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改正学习的不足,逐层攻克学习的困难以取得更大进步. 与此同时,教师在对这些难点进行解答之后,可以结合学生的特性,构建一个关键节点来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

在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一个章节的思维导图,一个模块的思维导图以及到期末时对整本课本的思维导图.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讲台上讲解自己的成果,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加强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们得到不同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以此来扩张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完成对思维导图的构建之后,教师应设计一些与知识内容相匹配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从读题目开始,在题目中找出关键词,从而联想出相对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将一些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列示到思维导图的关键节点中,以此来完成对解题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提高解题效率.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一方面,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能够较快的激发出学生思维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一方面,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具有时代性的符号知识储备. 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保持着学习,掌握现实中流行的符号,并将其运用到数学的思维导图中.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找到认同点,让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枯燥、乏味,以实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敏龙.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11).

[2]陈建花,张丽娟,沈有建.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3]姜永.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93).

上一篇: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 下一篇:企业价值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