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作业布置

时间:2022-06-05 07:24:36

浅谈小学生语文作业布置

语文作业是对学生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日常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大多是书面练习与阅读教科书,而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作业少之又少,农村小学更是如此。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解决策略语文作业是对学生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日常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大多是书面练习与阅读教科书,而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作业少之又少,农村小学更是如此。

一、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部提出了“减负”。在“减负”的压力下,农村小学的作业还是偏多,而且作业的模式依旧。机械重复的作业多,缺乏思维参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业强调知识的巩固,布置的作业机械、单调、封闭,且多是抄抄写写的。

教师总认为熟能生巧,写多了就会了。可这样重复机械的作业对知识的巩固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写得越多越会错,而且令学生害怕写作业,对作业再也提不起兴趣。口头作业、操作型的作业流于形式。农村孩子的知识面较窄,看的东西也少,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语文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课以及实践课几乎没上,更别说布置这一类的作业。因为以往的试卷没有这样的题目,教师布置作业就只针对考试的题型,不考的就不布置。偶尔有布置,也没落实,学生也就没完成了。如此循环,学生除了会读课文、会认字,往往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表达,且动手能力差。重课本知识,轻课外阅读。教师布置作业只是围绕课本,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反反复复抄生字,抄课文,重复练习课后的习题。这样反复做,只是浪费时间,难以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只求统一,缺乏层次性。教师布置作业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差异区别对待,而是一刀切,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没有在语文作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业评价的形式单一。作业批改只是用简单的符号表示,缺乏激励性的评语。批改的方式总是教师独评独改,评改负担重,耗时间多,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即时订正作业的错误。评价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升学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束缚下,社会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尺度依赖于学生成绩的高低。很多东西都与教学成绩挂钩。

在这些压力下,教师只能为了考试而设计练习题,把作业作为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

家长指导不到位。农村的家长学历普遍较低,观念跟不上,又忙于生计,导致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许多要家长配合的作业都没办法完成。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书面作业完成的情况,对于口头作业、实践性的作业则不关心,这一类的作业常不了了之。

三、优化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作业观念要更新。要改变将学生当成考试的机器的观念,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知识丰富、有高尚的理想和情操,精神饱满地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业的布置更是为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性,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作业设计要有自主性。现代教学重视学生主体的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特殊性。提倡每一个学生都依据自身的条件和客观需要去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性,因此作业的布置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不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而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能让学生自主地创造空间。作业设计要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

改变作业评价的形式。科学、正确地使用不同的评价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潜能。新课程也提倡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发展。作业的评价由单一评价逐渐发展到多元互动评价。由教师总评发展至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与教师总评相结合。对作业的评价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以及作业的态度、习惯。评价形式也要多样化。

总之,作业设计要讲求实践味性,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蒋群飞.让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J\].山西教育,2006,(11).

上一篇:140周年时光旅人享受生活,感受艺术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