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寿县旅游综合开发研究

时间:2022-06-05 12:40:47

古城寿县旅游综合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9-000-01

摘 要 本文是《古城寿县旅游综合开发研究》中关于古城景区中重要人文景观宋代古城墙开发的具体阐述,主要通过对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和开发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保护开发建议。

关键词 古城墙 保护 开发 可持续

寿县古城位于安徽省淮河南岸、八公山之阳,有着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寿县现存明清建筑20多处,古城遗址10处,古墓葬百余,省级及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安丰塘(芍陂)、古城墙、淮南王刘安墓、清真寺、报恩禅寺等。其中古城墙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平遥古城还要早100多年。

一、古城墙简介

据史料记载,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南宋,是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城墙为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高8.3米,底宽18-22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历史掌故,流传至今。

二、古城墙的开发现状

随着近年来寿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古城墙作为核心旅游资源,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县旅游局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城墙的保护力度,城墙附近的搭建都已拆除,土夯内墙走道上的杂草和灌木丛都已清除干净,西门至北门的损毁一段城墙也正在恢复原貌。但是城墙本体损坏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外墙体风化。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逐渐侵蚀墙体外缘的砖石;严重汛期到来,东门低洼处的城墙受河水浸泡,侵蚀程度加深,一旦外墙损坏,城墙的防洪能力大大降低。

2.沉降和温度作用。由于近年城墙周围的新建筑不断增加以及城墙地基土壤松软的缘故,地基下沉速度加快;冬天温度较低,砖石间的灰浆受潮结冰膨胀,墙体容易开裂。

3.人为破坏。随着古城经济的发展,人的活动对墙体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为了交通便利,拆除了南门和西门的瓮城,并在南门开通三个拱门,而西门只是采用普通的门洞,门楼也没有重建,原貌荡然无存;游客的践踏刻画对墙体的危害增加,人流量大的南门东门附近城墙,人满为患,马道上、垛口上挤座满了人,随手刻画墙面,践踏护坡草坪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自行车、摩托车等也被推上马道,石板路损坏严重。

三、古城墙旅游开发建议

古城墙作为寿县的核心旅游资源,它的发展对寿县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古城墙的开发要以保护为主,辅以合理的新的建设,以发展促进保护,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维持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创造旅游收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开发要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1.保持历史原貌。对城墙的修缮,要最小的干预原墙体,尽量使用原材料或替代材料与原材料相似,所有的干预活动都是可逆的。

2.整体性协调发展。古遗址需要存在在一定的环境中,除了保护古城墙,还要保护它周围的道路、街区、景点等相对应的古建筑,以及民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与古城墙相对应的文化遗产,保证古城景区有形的无形的历史遗产协调统一发展。

3.可持续性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伟大事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决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产生效益,造福子孙后代。

具体的保护开发措施如下:

1.墙体的修缮。定时清理城墙上的苔藓、杂草、灌木等植被,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树洞及时填补;加固墙体,对城墙地基进行具体细致的探查,针对薄弱的地方用钢管桩、杉木桩和贴浆砌毛条石进行修缮,护坡先用碎石、石渣铺填,表面再铺上一层粘土,植上草皮,容易积水的地方修排水设施。

2.城墙附属设施的修缮。定时对城墙门洞、排污涵、护城河进行疏浚;西门可采用混凝土闸门,北门则可以建一座仿古式启闭机;汛期涵洞的排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可增设一水泵,帮助排水;恢复西门门楼及瓮城,采用仿宋建筑,与东门、北门遥相呼应,使古城形制更加完善。

3.墙顶旅游设施的完善。通淝门城楼进行布展,城楼上设置古寿州模型,并陈列代表寿县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的精品文物。连通城墙顶,整修城墙坡面,用方砖铺路。恢复城墙原有古建筑、地楼、画凉亭、文峰塔。墙基旅游开发打通内环路,种花、植草,城墙内坡进行绿化、美化并点缀建筑小品,增强感观效果。

4.发展城墙文化。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大救驾”等历史掌故可以编制成宣传册,发放给游客,增加其对古城墙的了解。

5.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保护开发法规。县委县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法规来规范古城墙的保护开发行为,例如强制性要求开发建设要保护古建筑的原真性;对古建筑建立长期的修缮机制;设立古城墙管理处专管城墙开放期间游客的破坏行为;控制建筑高度,设立城墙建设控制地带等。

古城墙历史悠久,风景独好,韵味十足,王安石至淮上古城,有《寿阳城晚眺》诗:“楚山重叠矗淮贲,堪与王维立画勋。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苏轼过此,作《寿阳岸下》,诗去:“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栈生,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如此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它,去发展它,让它成为华夏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黄云峰.寿县古城墙深析.山西建筑科学研究.2011(07).

[2]彭蓉,张永生.浅谈中国古城墙保护.山西建筑.2005(07).

[3]马国伟.浅谈寿县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4]苏金成,胡媛媛.寿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05(08).

[5]杨海波.浅析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塑造.青年科学.2010(03).

[6]曹素娟.对平遥古城深层次旅游开发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08.

上一篇:牵连犯重构设想 下一篇: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Marketing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