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群决策支持平台的服务建模方法研究

时间:2022-06-05 10:56:20

一种面向群决策支持平台的服务建模方法研究

摘 要: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日渐成为主流,因而与之对应的面向服务的建模方法成为迫切的需求。在总结了服务建模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业务的模型驱动敏捷服务建模方法。

关键词:模型驱动;面向服务的构架;群决策支持平台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249-01

1 引言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种 IT 体系结构风格,通过构建服务能够建立一个业务逻辑抽象和技术抽象,把业务逻辑与具体实现技术分离开来,可系统减少异构性、满足服务互操作性和不断变化的业务要求,可以良好的实现群决策支持平台的需求。目前SOA架构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如何构建面向服务的应用软件模型,即如何进行面向服务的建模(Service Oriented Modeling,SOM)仍然是构建SOA系统的一大挑战。

广义上的服务建模指整个面向服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狭义上的服务建模被作为面向服务分析过程的子过程。目前针对面向服务系统广义的服务建模方法包括IBM提出的面向服务分析和设计方法,Thomas Erl提出的主流SOA方法论和Micheal Bell提出的面向服务建模框架。针对狭义的服务建模方法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基于服务应用系统开发方法、面向目标的建模方法和面向最终用户建模方法三类。

2 面向业务的模型驱动敏捷服务建模方法

服务建模的目标是建立企业的服务模型,服务模型作为业务与IT之间的桥梁,是实现SOA对业务随需应变灵活性支持的关键因素。面向业务的模型驱动敏捷服务建模方法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面向服务的分析,在总结了SOMA,MSOAM和SOMF的面向服务的分析过程基础之上,结合业务组件分析和面向服务的思想,采用业务流程建模,建立服务模型。

第一步:分解业务流程。这步将业务流程分解成一系列的细粒度流程,把流程的工作流逻辑分解到最小粒度的处理步骤,以便于识别细粒度的业务服务。

第二步:识别候选业务服务。在服务建模阶段,并不一定所有服务都会成为最终设计实现的一部分,故而称为候选服务。首先应该剔除那些不属于被候选服务封装的逻辑,例如不能被自动化的手工流程步骤或对遗留逻辑的流程步骤而言。

第三步:创建候选业务服务。在细粒度的业务流程中,将能够聚合的业务逻辑建立成一个候选业务服务。

第四步:应用面向服务原则。在这个步骤中,需要为候选业务服务应用面向服务的原则,以支持服务的复用和自治。

第五步:识别候选服务操作。这个步骤将应用逻辑处理需求分解,识别它们所执行的功能。

第六步:创建候选服务操作。在这个步骤中,创建识别出的候选服务操作,考察消费者对服务的使用,合并或拆分服务操作。

3 实例

3.1 业务建模

在问题管理子系统中,包括问题录入与修改、问题查询、问题语言分词、问题属性识别、问题类型识别、问题求解方法匹配、子问题识别、问题求解管理和问题求解方案评价等9个主要业务功能。本节将对问题管理子系统进行业务建模,首先将业务流程分解为细粒度的流程。从细粒度的管理流程分解中,可以得到问题语言分词服务、问题属性识别服务、问题类型识别服务,问题求解方法匹配服务,检查是否产生子问题服务和问题求解服务。经过应用面向服务原则步骤,发现问题语言分词,问题属性识别,问题类型识别相互互为前提,可以将其组合封装为粗粒度的问题分析服务,以便于高层次的服务请求的调用。

3.2 模型驱动开发

(1)UML建模。

本节以上文分析所得的问题分析服务为例。问题分析服务可以进行问题分词,问题属性识别和问题类型识别。问题分析服务是复合服务,而问题分词,问题属性识别和问题类型识别提供构件服务。业务分析师可以利用UML类图建立问题分析服务平台无关结构模型。

(2)转换规则及WSDL服务描述。

模型驱动开发将UML转换为WSDL,可支持对服务进行详细的建模和设计。作为计算无关模型CIM的UML模型可以转化为平台无关模型PIM的WSDL模型。使用UML 扩展机制,UML模型可以图形化的直观方式,表达WSDL的语义。

本文引入了构造型,,,,,,,,,,,,,。

4 结语

面向业务的模型驱动敏捷服务建模方法具有广泛复用、灵活匹配、松散耦合的特点。一方面,以业务为核心且可迭代的快速建模过程使服务模型随需求快速敏捷地变化。另一方面,服务模型是业务架构的底层,技术架构的顶层,承上启下,是灵活的业务流程和IT之间的桥梁,保证二者之间的可追溯性。

参考文献

[1]刘勇,李朋,薛华成.Intranet环境下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系统工程,1997,(6).

[2]Micheal Bell.Service-Oriented Modeling: Service Analysis,Design and Architecture[M].Wiley,2008.

[3]何戈.面向服务的应用描述语言及其支撑环境的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上一篇:论刑讯逼供的危害 下一篇:新一代电力自动化软件支撑平台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