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写生课

时间:2022-06-05 07:13:29

快乐的写生课

这是一节五年级的美术课,《画人像》,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来找找我的肖像特征,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实物投影上快速画出自画像,这样的示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接下来的新授环节我很自然的开始讲授头部的比例,结构,“三停五眼”,但很多学生一直在纠结于这些,甚至有的乘我不注意悄悄拿出了直尺……而对于人物特征及及性格特征根本无法顾及,下课铃响,多数学生都没有完成写生,作业的质量和预期的相差很远。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并在后续班级的教学中做了调整。

首先,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准确的把握人物头部比例,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如果从把握人物特征这个角度入手,学生在表现上就比较灵活。要让学生明白,这些方法只能从大的整体原则来把握,不能呆板照搬。

其次,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加以调整,改变侧重于知识,技巧的讲解,代之以强调主体参与,探究,合作的教学过程。

1.在新授环节加入3个与脸形相关的活动

活动1:教师提议学生找出三个脸形差异较大的学生

活动2:请这三位学生分别找出与自己脸形相近的同学

活动3:在相似脸形中找出细小差别

适当提及前人总结的“三停五眼”供学生参考。

2.加入关于五官的活动

活动:同桌相对而坐,听老师叙述特定情境后作表情夸张表演,相互观察。

教师提示:人的表情和五官动势之间的关系(喜怒哀乐)

想一想:你的同桌五官常常是哪种动势?这与他的性格有什么联系?

再次,通过赏析大师作品来提升学生审美品位,拓展审美视野,并得到表现手法上的借鉴。

1.蒙克《呐喊》

这个头像给你什么感受?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赏析要点:恐怖,紧张,脸形五官的极度变形,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2.席勒《做手势的自画像》

这个形象给你什么感觉?

赏析要点:下巴尖,头发凌乱,皮肤黝黑,双眼无神,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什么。用线有粗有细,表现了一位敏感的男子形象。人像画的特点在于艺术家运用个性化的手法来表象独特的人物特征。

最后,在学生的写生作业上可以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想要突出被画同学的哪些主要特征。通过这些文字的描写,培养学生在绘画上自觉把握人物特征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整,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不再纠结于比例,结构的问题,而能更好的捕捉,表现人物的特征,画面显得生动,有趣。在自评互评的环节,学生对别人或自己的作业都显示了极高的热情,课堂气氛相当融洽。

学校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美术本身,而是通过美术的养成达到对人的塑造和培养,所以美术的经验过程往往比美术的物化成果更重要。把美术课堂变为审美体验和身心交流的活动场所,而适度放宽对技术层面的要求,往往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愉快地进行美术学习。

上一篇:巧用童话故事,演绎精彩英语课堂 下一篇:形成性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