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6-05 04:28:42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青少年的焦虑心理,体育锻炼还有利于缓解青少年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从而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考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青少年的情绪也会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在传统认识观念中都关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消极情绪的缓解作用,要想真正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将缓解消极情绪和预防环节结合起来。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作用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智力和心理都有积极影响,在体育锻炼中青少年可以获得更多交往沟通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文化和阶层上的差距,帮助青少年融入集体生活,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一、体育锻炼对积极情绪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是不成熟的,喜怒哀乐也不稳定,在观念认知上会出现偏差。青少年的孩子们正在上高中,这个阶段的学生不仅有学业上的压力,也有来自父母的严格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够缓解这样的消极情绪,在情感上青少年也会有体验。研究表明,不同的时间段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体育锻炼十分钟紧张感就会消失,如果持续锻炼一百分钟在心理上就会非常的愉悦。在实际生活中,长期坚持锻炼的青少年心理喜悦感平均高于不锻炼的青少年。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快乐幸福的氛围中成长。

二、体育锻炼对自信心的影响

自尊、自信心主要指的是从整体上对自己的评价,自尊、自信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如果能获得成功,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教给青少年要尊重爱护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改变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青少年在锻炼过程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当然,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微妙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自身要将体育锻炼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提升自尊心,建立自信心。

三、体育锻炼对道德品质的培养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国人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培养是热点讨论的问题,面对突发性的状况,很多人会视而不见,这样的事件在道德和法律中间任意穿行。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是该扶还是不惹麻烦,这到底是人情冷漠,还是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等等,这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答。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案例都对我们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处于青年的学生还没有正式接触社会生活,仍然活在校园的象牙塔内,他们的道德品质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并且,针对青少年的道德考验也是非常少的。那么,面对如今的社会现象,教师和家长如何正确的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不仅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关键性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积极影响。

体育虽然是娱乐、强身健体的项目,但说到底,体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和其它学科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对学生的德育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青少年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样的过程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在体育游戏中任何同学都要遵守规则,不仅要尊重每位同学,还要听从裁判的指挥。在体育锻炼中很多项目都是小组内合作完成的,在小组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要树立集体责任感。在竞技体育中教师也要教导学生要团结互助,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就会树立起来。

四、体育锻炼对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体育锻炼中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身体上,在心理上都是一种考验和锻炼,青少年想要在体育竞技中取得好的成绩,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基础条件,然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日常的锻炼中,青少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也是必要因素。在锻炼过程中会受到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考验,不仅要抵得住严寒酷暑,还要在心理上积极的暗示自己,鼓励自己,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比赛过程中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青少年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共同享受成功带来的幸福感是非常容易也是大家所期盼的。但是,竞技体育有输有赢,这就需要青少年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经得起困难挫折的考验,在反复的锻炼过程中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上,要提高自己的胆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学校和家长首先要正视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生活中转变传统观念,将体育锻炼真正的落到实处,只有这样,体育锻炼的各项技能和作用才会呈现出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素质、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好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刘翠.解析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S1:30-32.

[2] 周裕梅.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4.11:174.

上一篇:通过靠模法加工鼓形齿轮 下一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