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阅读,引导积极语用

时间:2022-06-05 02:09:02

创意阅读,引导积极语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围绕文本语用进行有创意的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文本的语用形式,尝试通过联想表达、理解感悟、个性化诠释等多种方法读出文本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读出自己的创意。

一、语境内化,及至外化

人们的语言来自于对事物和情境的感知和体验,如果能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浸润到文本的语境之中,则能促使学生达成感悟内化到外化表达的过程。在这样的品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弦外之意和隐匿之意,和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就可以设置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文本语境之中。“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每一个人都能吟唱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曲调。那么鲁迅先生的童年又是一首怎样的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吧。”这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语境之中,促使他们进行内化感悟。为了促使学生学会如何外化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在他们阅读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用以激发他们的情感。“设想一下,假设你现在就在百草园中,能够听到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能够看到如莲房一样的木莲和小珊瑚珠一般的覆盆子,你的感受会是如何呢?”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到了文本语境所营造的画面,他们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一定对百草园做了十分细致的观察,所以才会熟悉其中的一草一木,能抓住最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说有着美好的回忆,代表着童年的无尽乐趣。”除了“乐景”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浸润在文本中,感受作者所写的“美女蛇的故事”等“乐闻”,品味“捕鸟”等“乐事”,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原因。

在指导学生从内化过渡到外化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模仿作者的笔法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既避免了阅读的枯燥,又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和作者进行情感交融。

二、互文观照,走向丰富

互文关照指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类似特点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从中发现这些文本之间的相互印证关系。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是阅读单个文本难免会使得学生的解读出现片面性,如果能够用互文关照的方法进行对比感悟,则能避免阅读过于肤浅或出现偏差,感受到的内容会更加丰富。

在学习《十五夜望月》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月亮”作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互文阅读,将这首诗歌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月是故乡明》等作品放在一起欣赏。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先提出思考问题:“这些作品都描写了月亮,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吗?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对比,感受其中内容。”在阅读中,有的学生从文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这里有的是诗,有的是词,有的是现代诗,还有的是散文。”还有的学生从文章的情感入手进行分析:“《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虽然创作的时间大不相同,但是表达的都是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就是体现望月怀人的心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也有对亲人的思念,但是更多的则是表达作者的人生哲思;《月是故乡明》体现的则是游子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从作品的写法入手,让学生尝试找到每一个文本中最具有感染力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方式。

初中生深入探究的能力有限,因而在互文情境下进行阅读的方法则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促使他们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学习的更加深入和彻底。

三、文本超越,建构新意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读懂一个文本,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建构,达到文本超越。这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的标志之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阅读中建构新的理解,并尝试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的时候,可以从创新的角度入手,指导学生思考。“在作者的心中,鼎湖山中最值得一写的景物就是泉,那么在你的心中,美好的山水除了要有泉以外还应该有什么呢?”学生回答:“还要有花草树木。”“尝试形容一下是怎拥幕ú菔髂荆俊薄氨热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样的状态才是美好的风景。”“好,作者在描写泉的时候,写了自己‘听’泉的过程,那么除了‘听’以外,还能怎样欣赏泉水呢?”学生回答:“还可以看,比如《趵突泉》一文就描写了泉眼不断冒泡泡,好像珍珠随着水流摇曳的场面。”教师总结:“好,大家现在已经知道,描写风景不只可以描写泉水,还可以有其他的内容描写。描写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来感知。”在思索中,学生获得了超越文本本身的语文知识。

语用学专门研究在特定情境中使用的特定语言,研究文本的语用能促使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组织学生在特定文本情境中进行创意阅读,这是实现高效率阅读教学的途径之一。教师要关注文本语用,并围绕它们设计更为巧妙的提问,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创意阅读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00)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插图应用研究 下一篇:球类领会教学法的教学原理及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