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日报·西域之旅》的传播特色

时间:2022-06-05 01:32:13

摘要:2000年西部大开发,新疆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新疆日报适时开办了《新疆日报・西域之旅》旅游专版,以专业的视角、灵活多变的形式,向大众展示大美新疆。本文以其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来探讨西域之旅的传播特色。

关键词:《新疆日报・西域之旅》 传播特色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新疆日报作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同时注重服务大众,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在新疆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新疆日报适时的开辟了《西域之旅》专版,“以服务百姓出游为办版思路”、“全方位的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资讯,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展示新疆的风景名胜”。本文将2008年、2009年两年共五十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定量研究法,从版面和栏目设置、内容文本分析等方面研究文化旅游的传播特色。

1.版面和栏目设置以人为本

西域之旅在栏目设置上主要游所思、全疆旅游资讯、户外、精品旅线路推荐、特色景点介绍等。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时代,报纸由“传者本位”转变到“受者本位”,报纸版面和栏目设置不再是靠版面设计者自己的意念来设计,而主要是以读者为依据,读者被突出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西域之旅在版面和栏目设置上,充分利用版面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努力使报纸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字稿和图片稿相互结合,合理配置,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对于图片稿件,在颜色上别具匠心,给人以轻松之感;对于图片大小更是费尽心机,使其错落有致:图片内容上更是与文字稿前后呼应,完美结合。

西域之旅采用相对稳定的版式设计,凸显个性,刻画精神,传达一个直接、具体、视觉化的形象,确立起独特的视觉识别,从而使报纸的策略定位和理念为受众所认知和识别。西域之旅本着服务读者的理念,从“户外”、“好去处”、“美食”、“民俗”、“景点推荐”、“旅游视点”、“全疆旅游资讯”,努力全方位的服务读者大众。

2.文本写作注重传播文化

大众传播学理论认为,报纸要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就必须善于根据受众的需求心理,主动议程设置,引导受众去关注信息。所谓“议程设置”,即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报道量、报道顺序的不同,影响了受众对它们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受众设定了议程。

在西域之旅的五十期中,共有188篇文章,其中有关旅游胜地、特色旅游、民间习俗、精品美食、手工艺品、旅游评论等。其中,介绍旅游胜地的文章有97篇,介绍特色旅游的有11篇,介绍工艺品与美食的有9篇,介绍民间习俗的有11篇,旅游评论有46篇,其它14篇。由此可见,西域之旅专版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胜地的介绍上,而介绍旅游景区的时候,非常注重揭示其文化底蕴,努力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

新疆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山水风情和文化的完美结合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悦目”,更重要的是能够“赏心”。因此,每一篇文章都有关于景点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作者运用历史散文的笔法,向读者呈现那一段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一个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引人遐思,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景区的文化内涵,而且向读者介绍了这些景点的历史价值,使读者在了解景点的同时,还能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2008年4月8日《“尼雅”掠影》就介绍了“尼雅”古称“精绝”,是“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并介绍了“唐代高僧玄奘在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对尼雅的描述,并评价“尼雅虽小,却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使得读者对这一遗址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感受到新疆任何地方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

2008年4月22日《伯孜克里克的佛光》中就详细描述了伯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千年历史,介绍了寺庙的由来,壁画里的摩尼教的成分,高昌回鹘国的历史等等。文章充满诗意,让人犹如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去感受千年前的古寺荣光。

西域之旅在文章写作上一般使用第一人称写作,用散文化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文章大多是去过的游客所写,因此多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将他们在游玩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娓娓道来,时而激情,时而陶醉,时而惊喜,时而感慨,这样的写作手法能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在阅读时就对所描述的景点充满期待与向往。

3.受众兴趣把握准确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需求的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受众的竞争,要想赢得受众,就必须对受众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能准确把握受众兴趣,这样在文章写作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将读者想知道的、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在其面前,这样才能吸引受众,让受众主动选择“使用”媒介,从而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在现今社会,人们渴望通过旅游来缓解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西域之旅准确的把握了受众的心理,在介绍景点时,不仅有风景优美的景区,也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遗迹,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几种独特色旅游方式:《“房”行天下》向人们介绍了房车旅行的乐趣;《年夜饭订到“农家乐”》;《走进五彩湾》、《徒步博格达》向读者介绍了徒步旅游,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西域之旅还注重给准备出行的读者提供实用性信息,诸如一些旅游景点的优惠活动,在2009年4月29日刊登新闻:《喀纳斯5月派送万张门票》,介绍了喀纳斯景区近日将在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三地免费送出万张门票。还向读者介绍如何少花钱,却能玩的好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了专版的服务性,在“全疆旅游资讯”栏目中,就注意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好玩的有意思的地方,如《吐鲁番:旅游年票优惠新疆人》、《青格达湖:17平方公里冰面可畅游》、《小磨沟公园:“五一”起免费游》等等。

西域之旅在选择景点时也是独具匠心,它不是随便选择一个景区向读者介绍,而是紧扣时令,在不同的旅游时节介绍当时最适合的旅游地点和旅游方式,《龟兹故里 西域精粹》便是借第五届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节向读者介绍龟兹文化的,《金秋去沙雅看胡杨》、《冬季,到鄯善去徒步》就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向读者推荐不同的景点,不同的旅游方式。西域之旅不仅向读者提供疆内的旅游胜地,同时为读者提供疆外的旅游景区,方便疆内居民到疆外旅游的信息需求,《冬天到三亚去看海》就以第一人称向读者介绍了到海南旅游的整个过程。

4.发挥监督,承担责任,用旅游评论引导舆论

西域之旅基本保持每期一则旅游评论,品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对旅游相关的报道中表现出了大报的风范――主动承担起自己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的职责,既没有像其他媒体那样极尽娱乐之本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也没有把报道引向低俗化的边缘。而是,既对现存旅游业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舆论监督,做好社会的守望者;又对社会该如何建构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旅游文化表现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引导,加快迈向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步伐。如《别让安全事故成为户外运动的软肋》就评论了友世杰坠崖身亡的事,并提出了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对户外运动进行规范,同时建议广大驴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009年6月26日《旅游纪念品市场何时不再尴尬》则论述了在新疆旅游景区的纪念品的问题,并提出了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上一篇:微山湖畔炒蟹 下一篇:户籍改革:让农民进退有路 资源倾斜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