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产科护理作业优化设计

时间:2022-06-05 01:30:24

浅析妇产科护理作业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34-01

作业不仅在知识的巩固、内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设计什么样的作业,事实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和态度。精心设计的高水平作业,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能力[1]。为了充分发挥妇产科护理作业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设计新类型的作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1 妇产科护理作业设计原则

1.1 注重个体差异: 每位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更有信心,继而对护理事业充满热情和信心是妇产科护理作业设计的理念。

1.2 具有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2]。人文关怀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外界沟通能力较差。因此,妇产科护理作业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品位。

1.3 联系临床实际:中职妇产科护理的教材仍然偏重理论性,学生面对枯燥理论,很难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上应挑选与妇产科临产护理实际密切联系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病例,关注临床护理的热点、焦点、弱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参与实践活动。

1.4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是合作精神,依靠的是群体的合力。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是昼夜不停地为患者服务的,靠一名或几名护士的努力工作是远远达不到护理要求的,而且护理工作还要求与医疗、医技等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在作业的设计中,模拟临床护理分层管理制度,创设情景,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且又环环相扣,不但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还教会学生与人协作的精神和科学思辨精神。

2 妇产科护理作业设计形式

2.1 情景体验: 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情景体验作业进行妇产科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如异位妊娠破裂的抢救配合、孕产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护理病史采集、常见妇产科疾病的健康教育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接近真实的教学情景中扮演不同职责的护士、家属、患者、好友等角色,表演护士的行为或进行护理操作、感受护士的职责。学生能更好的储备护理经验、熟练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使学生较为真实的体验到作为患者的痛苦和无奈,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唤起护士的责任感,注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2 病例分析: 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病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间讨论等形式,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予以解决。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其大胆思维,勇于创新,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操作技能练习: 根据教学计划及妇产科护理临产调研,制定妇产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标准,组织学生按照操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内外进行专项操作练习,并有专职带教教师协助辅导,实训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阶段性组织操作考核,合格者继续下一项训练,不合格者延期。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跨距缩小,达到专业知识够用、技能要求实用的目的,增强了学生进入临床的自信心。

2.4 书写学习感悟: 在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阶段、学生临床见习实习阶段,设计一系列“学习感悟”的作业,如对授课内容和技能技巧的领悟、“实训感想”、“见习日记”、“我心目中的好护士”等,要求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作业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使学生反省自身、发愤图强,还能表达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激发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2.5 课外阅读: 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一些护理学的杂志、护理网站,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 教师要注意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一是要指导学生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二是要请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对阅读所得进行分析、综合。这样使学生不但掌握了妇产科护理的知识,也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真正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不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2.6 社会实践活动 :每次活动先确定好主题,并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指导,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社区、福利院、妇幼保健院等进行疾病调查和健康指导,到街头进行健康宣教。如讲授完产褥期护理后,确定活动主题“科学坐月子”,学生讨论具体内容,教师进一步指导,然后深入社区等场所,由学生自己主持完成整个实践活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设计的优化,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使学习更加深入、更加具有实效性。设计中既注重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职业实践的能力。它使妇产科护理教学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钰 教育学作业的设计.课程、教材、教法.1999,(2):54.

[2] 宋培基 “社会和谐”:社会稳定观的重大理论创新[J].人文杂志,2006,2:152-155.

作者单位:030621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妇产科

上一篇:浅谈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浅谈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以及对其患者护理干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