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6-04 11:04:01

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摘要: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来说,不仅有图文并茂、视听兼备,并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信息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为语文实践活动拓展了广阔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和教学的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课堂效率,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并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自己制作的课件,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的境界,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整合;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40-02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语文与信息技术这两门课程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是密切结合的。教师不能再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以单纯的技术手段看待,而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学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周有光先生认为,人类的语言生活发生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文字的产生,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第二次是共同语的出现,突破方言交流的局限;第三次就是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语言的功能。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一次语言生活的飞跃产生了文字教育,第二次产生了共同语的教育,这两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都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层面上,而是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等各个领域。同样,第三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根据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引进信息技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将进一步意识到其作为一种基础平台的教育价值,根据信息时代语言生活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调整乃至重新设计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学习、教学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以下就谈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的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它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便于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能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能及时的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像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时,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播放江南鱼米之乡的画面,聆听鸟叫声,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可以给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低年级学生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将难以理解的进行画面声音的解剖,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削除教学难点的“学习障碍”,使教学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例如在教学《画杨桃》时,因为有些学生根本没见过杨桃,如何谈画它呢?又怎么理解为什么文中的作者会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呢?运用PPT技术将杨桃不同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配以解说,学生很快了解了杨桃的特点,运用多媒体介绍杨桃,让学生感悟画面,极好的突破了本课教学重点。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网上交流、学习。语文教学的延伸环节中引导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后,学生对曹冲的聪明赞不绝口,对文中的这些人物更是津津乐道。此时,通过指引学生上网搜索《三国演义》一书,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些人物。

五、信息技术使枯燥的语文教学中的文字学习变得生动

对于低段年级的学生学习文字是个很大的难题,年级小的孩子,小手连笔都抓不稳,要想正确的学习文字的内容、学习写字需要花很大的时间以及精力。掌握信息技术来教学,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的得到解决。如图像解读、音乐鉴赏、视频阅读、文字处理、多媒体创作、电子投稿与发表、电子工具书的使用等,成为语文课程强有力的教学帮手。很多学生存在写字笔画顺序不规范的现象,无论你在黑板上演示多少遍,就有学生不听或是不记得,但如果是配上FLASH动画的笔画顺序的演示,以及帮助记忆这个字如何理解如何写的动画画面,不用你在讲台上费很多口舌,自然而然他们就记住了。

总之,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发展的影响很大,必然会将语文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提高信息素养,是提高学科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语文教材”包括印刷书本、音响教材、图表教材和影视教材,而信息技术的加入,迅速发展了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子书、语文教学软件、网上的语文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可见,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加有效,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实践教学管理人才质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