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冒着下行风险上行

时间:2022-06-04 03:49:56

全球经济:冒着下行风险上行

美国经济放缓无悬念

美国经济正处于修正边缘。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07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仅为0.6%,第三季度则达到3.9%,为自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第四季度的数据会体现次贷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有经济学家甚至预计,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仅为1.1%,而2008年第一季度则是经济陷入衰退的“高危期”。索罗斯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美国经济正“处于非常严重的修正边缘”。

房地产市场“拖累效应”明显。目前,美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16年来最严重的低迷时期,次贷危机尚在发酵,不能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大约20万~30万套房屋库存是美国金融系统和整个美国经济的一个主要威胁,而要解决这些房屋库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不得不承认,不但金融市场从次贷危机中完全恢复仍需时日,而且住房市场的继续萎缩,也可能会严重拖累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上半年的美国经济增长。

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美联储在9月和10月连续两次下调利率,并在第二次调息后发表声明提示,房市崩盘可能导致经济衰退。降息就是要遏制房地产市场继续下滑势头,防止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

房地产衰退不断加深,信贷日益紧缩,以及消费者和企业支出的进一步审慎,都将对美就业市场乃至整体经济构成进一步压力。从就业前景看,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前景仍然黯淡。临时雇工需求量则是未来就业前景最重要的风向标,在其他大多数行业,临时雇工的需求到2007年10月已经持续下降了8个月,成为自2001年以来的最长下滑期。

好消息是美国的双赤字问题正在不断改善,这降低了全球经济持续失衡的巨大风险。由于税收增加,支出减少,以9月30日为结算日的2007年度预算赤字缩小到1628亿美元,较上年度缩小34.4%,已连续3年下降,并且创5年新低。国会预算处预估,新年度赤字可望继续缩小。美国贸易赤字也在下降。由于世界其他重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良好,需求不断增加,加上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美国出口竞争力增强,美贸易逆差2007年可望下降,2008年还能保持下降势头。此前,美贸易逆差已连续5年走高。

日本增长不确定性增加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本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2%和1.7%。但经济学家也指出,未来日本经济增长仍缺乏足够动力。他们认为,2007年第三季度的出口强劲增长只是暂时现象,而在内需方面,受国内工资水平持续下滑影响,占日本GDP一半以上的消费开支增长乏力。

外需是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美国次贷危机对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正逐渐显现。日本内阁府2007年11月6日公布的9月份景气动向指数速报值表明,预测未来几个月景气动向的10个指标将全部恶化,并出现景气先行指数自1997年以来首次降为零的情况。该指数由十几个指标组合而成,分别跟踪工业库存、消费者信心和耐用品发货量等方面。这是一个全新的信号,表明日本经济的复苏势头可能正在下滑。

欧元区增长势头良好

欧元区经济2006年增长2.8%,2007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则达到3.5%,继续保持较高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和2008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2.5%和2.1%。

欧洲央行报告指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固,中期经济前景总体向好。但受欧元强劲升值和信贷持续扩张,以及间接税,薪资,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欧元区中长期物价面临上涨风险。基于此,欧洲央行将维持主导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预测,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将远远超过2%,但是欧元强劲升值有助于减缓通胀势头,预计2008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2%左右,欧元区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新引擎

新兴经济体相对集中的亚太地区发展迅猛。2004年~2008年,全球经济年均增幅为5.1%。其中,新兴经济体年均增幅为7.8%,而高收入国家平均仅为2.7%,相差之大,前所未有。发达国家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亚洲开发银行指出,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已占到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总量的55%。如果全球经济形势不发生太大变化,2008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8.2%。

但是,新兴经济体也有隐忧。随着一些借款人采用高风险的融资策略,新兴市场也易受到波动加剧的冲击。此外,新兴经济体也面临过度投资,通胀上升以及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等多种挑战。如果美国房价继续下跌,次贷危机持续扩散,金融市场继续震荡,全球经济则可能陷入低迷,到那时,对国际市场依赖日趋增加的新兴经济体也很难独善其身。

(摘自2007年第12期《半月谈(内部版)》

上一篇: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综述(二) 下一篇:欧佩克进入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