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教学拥有宽泛背景

时间:2022-06-04 01:03:08

让高中语文教学拥有宽泛背景

高中是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接受人文滋养的重要阶段,而人文滋养的水准到底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体思考。显然,教师引导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问题在于,传统的应试语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是基于文本而解读,缺少必要的宽泛背景,这就导致了师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互动范围狭窄,学生的思路也难以真正打开。围绕着应试要求进行的“团团转”式的语文教学,已经远远落后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不妨以学生的“三怕”来作一简要分析:一怕文言文。学生怕文言文,关键原因是文言文相对于白话文而言,晦涩难懂,而难懂的一个重要原因又是学生缺乏两个方面的背景,一是语境背景,不知道作者基于什么目的而言事,二是语法背景,不知道古文如何表达某种意思。二怕写作文。学生怕作文,关键原因在于下笔无物,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缺乏以文叙心的意识,缺乏必要的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三怕周树人。鲁迅作品可谓篇篇经典,但在学生那里却总读不出味儿,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作品解读被附加了更多的成人思维,而这与学生思维之间又是存在差异的。而要想解决类似的问题,关键在于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泛的背景,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够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

一、宽泛背景从哪里来

很显然,给学生提供宽泛背景的任务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此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理解“宽泛”这一关键词。所谓宽泛,是指适合高中学生思维特点的背景范围,即为了生成某种理解而必需的背景。第二个关键词是“背景”,背景类似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先前经验,但由于语文的积淀非一日之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坐等经验生成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通过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进入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可以催生学生观点的生成。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隐喻来理解背景:把语文文章的主旨观点比作树苗,那背景就是土壤。那么,这种宽泛的背景从哪里来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与思考,认为其最佳来源只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博闻强记与理解加工。

如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中有《蜀道难》一文,本文的教学固然可以从学生熟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入手(由于学生相对熟悉,因而入手总不会太生涩),但这样的入手显然又是忽略了李白其人其事的。作为必修课的教材文本,笔者以为首先在对文本的理解上要读懂教材上的两句话:一是“笔落惊风雨”;二是“诗从肺腑出”。对于前者,教材借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名句,道出“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来自于生命的力量”,此处指明了后面的《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等诗歌的教学主线,意在让教者和学者均能感知到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生命的力量才是其中永恒的力量,因而对文本的解读应当从生命的力量角度去寻觅。后者与前者相衔接,正是因为有了生命的力量,诗才会从肺腑出。也就是说,诗并非作诗者的词藻堆砌,而是经由呕心沥血,才抵达了诗的境界。所以,要读懂《蜀道难》就必须读懂彼时的李白,知其在何种心境下歌咏山水。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宽泛背景的寻觅之道在于通过解读作者去解读文本,从而也就生成了高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中应当坚持读文即读人的观点。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一些小品类的文章不必追究作者,因为这类文章多是调剂心情之作,一般与鉴赏关系不大。

二、宽泛背景向哪里去

强调给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宽泛背景,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工具、获得人文。尤其是对于后者而言,有一个“向哪里去”的问题必须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中,高中语文教学常常强调多元解读,多元解读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非良莠不齐。若错失了目标,不知道向哪里去,且不说对学生的成长,就是对学生的应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以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为例,此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读懂孔乙己,让学生读懂《孔乙己》。前者是读懂当时社会情境中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后者是指要读懂这一文本背后的鲁迅思想。在一般的教学目标中,社会意义、科举制度、封建思想、统治阶级容易成为教师教授的关键词,然而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是不利于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建立的,也是不利于真正读懂鲁迅的。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正在于传统的鲁迅作品教学中,附加了太多的社会性解读,反而忽略了文本的本义。

根据近年来鲁迅作品的研究,鲁迅先生已经不只是作为战士的形象存在,也作为作家的形象存在。显然,作家相对于战士而言,其更具有知识分子的属性,而孔乙己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孔乙己在他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了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怎么会失去呢?这也正是鲁迅思考的问题,在不识字的短衣帮中,在识字的店小二那里,孔乙己都没有了话语权,这难道只是孔乙己个人的悲哀?当一个社会中知识分子没有话语权时,难道只是知识分子本身的悲哀?因此,本文的另外一个或许也是更重要的解读角度应当是对人的关注,对社会发展的忧思。这一视角完全依赖于对文章背景的准确把握,若忽略了这个背景,鲁迅先生的作品便难免因大而空,但是教学若有了这个宽泛的背景,文章的把握便细腻而深入。

三、如何让学生与背景相融合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寻找并把握了文本背景之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思考怎样才能使学习主体(即学生)与背景相融合。笔者的体验是,将学生引入到背景当中去,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

无法否认,现在的高中学生是善于思考的,尤其是给了他们思考的土壤(即背景)之后,他们总能寻找到某些结果,这种结果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但一定是符合教师的期待的。

譬如上面提及的《孔乙己》一文的教学,笔者尝试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告知学生古今中外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对应关系;其次,让学生带着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思考去阅读文本;再次,思考文本、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地位以及人的发展。在这样的宏观思路下,学生的微观思考可圈可点。有学生说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知识分子也可以成为社会的脊梁,有学生为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失去话语权而感叹,当然也有学生对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提出了疑问,还有学生对当下知识分子的担当提出了期许。笔者以为,这样的结合证明了将学生引入到宽泛背景当中去的融合策略是有效的。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文本的狭隘解读,必须将文本放到更为宽泛的背景里,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人文内容。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美感洋溢 下一篇:云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