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案例分析法

时间:2022-06-04 08:07:08

论企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案例分析法

【摘要】应收款项中的“坏账准备”账户,初学者在理解和掌握方面存在很多模糊认识,笔者就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心得,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阐释,希望对广大初学者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 案例

一、企业应收款项的概述

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基于商业信用,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债权,比如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属于非流动资产中的长期应收款,应当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有关规定进行确认与计量。

二、企业应收款项的减值核算

(一)应收款项的减值确认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经营状况也随之改变,对于的企业的债权,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出现到期而无法收回的情况。企业对于未收回的应收款项,称为坏账,由此带来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对于企业在何种前提确认应收款项发生坏账损失,《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中有详细的规定,这里就不再累述。

(二)应收款项减值的计量

对于企业而言,有证据表明确认应收款项发生资产减值,应当对其进行计量。涉及会计科目有“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等。对于初学者而言,“坏账准备”账户难以理解与掌握。

笔者就其在教学中一些心得进行阐述。

“坏账准备“账户,很特殊的资产类账户,类似于”累计折旧“账户。借方表减少,贷方表增加,余额在贷方,它是应收款项的备抵账户。下面就坏账准备的借贷方反映内容以及与借方,贷方相对应会计账户以会计分录形式进行表示:

“坏账准备”的贷方:计提或以后补提的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已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恢复的坏账,借:应收账款(恢复债权),贷: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借方:实际发生坏账冲销的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终止债权);年末冲销多计提的坏账,借: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未使用的坏账准备金。

对于“坏账准备“账户,举例进行说明。人身意外保险是我们现如今比较常见的险种。首先我们先交保金,而对于应收款项来说,要为其发生意外(坏账)提保险金(在坏账准备贷方反应);而我们一旦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我们就会动用我们的保金,同时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对于企业应收款项而言,一旦发生意外(坏账发生)就是用原来的应收款项的保险金(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发生减少(在借方反应),期末余额反应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应计提备保险金额。比如,2010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100万元,按照8%的计提比例,100万元应收款项应当是备8万元的保险金。

关于坏账的核算,有两种方法,直接转销法与备抵法,实务企业一般采用的是备抵法。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坏账准备金实际计提额=应收款项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调整前”坏账准备“借方余额(或-调整前贷方余额)

三、案例讲解

长江公司根据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决定,各年坏账计提比例均为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该公司第一年应收账款余额为85000元;第二年某客户所欠公司2000元经多次催要无果,后经了解。该公司已破产,第二年年末坏账余额为95000元;第三年另一客户所欠6000元确认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0000元,第四年原已确认坏账又收回,年末余额为100000元。要求:采用备抵法核算各年坏账情况。

解析过程:

第一年末

第一年末提取坏账准备金额85000×8%=68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6800

贷:坏账准备 6800

第二年末

第二年末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95000×8%=7600,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第二年末实际计提7600-6800+2000=28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800

贷:坏账准备 2800

第三年末

第三年末应计提90000×8%=7200,发生坏账

借:应收账款 6000

贷:坏账准备 6000

第三年实际计提7200-7600+6000=56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600

贷:坏账准备 5600

第四年末

第四年应计提坏账准备100000×8%=8000

借:应收账款(确认债权) 6000

贷:坏账准备 6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收账款 6000

第四年应计提8000-13200=-5200(借方)

借:坏账准备 5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200

上述会计分录初学者可以借助于“T”型账户进行分析理解。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坏账准备”账户的案例讲解,相信初学者对“坏账准备”这一账户的结构与反映内容及相应会计实务操作有一个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文铭.会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12.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人民出版社,2010.

[3]王会兰.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J]. 财会月刊(会计),2007,(12).

[4]付智勇.借用丁字账解决应收款项减值核算问题.[J].会计之友,2010,(12).

上一篇:浅析财政预算审计的重点内容 下一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财务指标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