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探讨

时间:2022-06-04 07:19:07

【前言】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探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大学在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大学和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社会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近代科技创新的发展看,其创新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学的传统和运行机制符合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探讨

摘 要:从国际视野的大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我国大学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创新大学教育模式和机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关键词:大学;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05-02

继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提出之后,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重点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那么,我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改革究竟应当走向何处?这是学校和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

一、国际视野的大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大学在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大学和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社会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近代科技创新的发展看,其创新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学的传统和运行机制符合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处于创新前沿的大学,对于其从事的学术活动的价值外部难以作出评判,主要交给学术界自己进行,而“大学自治”保证了大学创新的方向不受外部干预。这样的自由和自治给了大学创新活动最少的约束,打破了一切社会桎梏,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创新的翅膀,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带来创新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成长。

在这样的机制下,大学创新活动的动力不是“功利”,而是承载着人类的期望,代表着全社会探究未知世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而社会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学应坚持客观真理,以对人类社会负责任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约束机制。自由探究形成创新的动力,社会责任约束大学创新的方向。大学在这样的传统与运行机制中,保持了创新动力,承担着社会责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大学的组织模式为创新和创新人才成长提供适合的环境

在大学里,学术活动主要是学术权力主导的,从学术资源配置到学术评价与学术决策,虽然现代大学行政权力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但基层的学术活动主要是由学术权力发挥作用。

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巨型社会组织看起来极其庞大,但大学内部主要是以知识的组合结构――学科运行的。虽然作为大学的目标难以清晰或者即使明确也难以得到广泛认同,但大学内部从事学术活动的学术人员的目标却是十分清晰的,就是每天从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教学科研活动。大学的真正活力来自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学术人员按照各自学科的规训,自我确立目标与方向、自主组合人员和力量、自我进行激励、在同行中进行学术评判。大学里与学者相关的学术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基于学术权力,创新的领先性决定学科内的话语权,创新活动的“优先发现权认可”带给学术人员最大的满足感,这样的组织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励着创新的积极性,为创新活动设置最少的约束。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创新活动、在与从事创新活动的教师交往中能激发创新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逐渐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我国大学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

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体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今天虽然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的装备水平与西方一流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但在继承大学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遗产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大学,培育创新土壤还是抢夺创新的“苗子”

创新人才的成长中个体因素是基础,但个体因素只有在合适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里才可能成长为创新人才。大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营造一种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里,大学不断产出辉煌的创新成果、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成果需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在基于创新者的兴趣和爱好,基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愿望、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取得具有影响的创新成果。虽然在工程技术开发中可以围绕产出组织创新活动,但在科学发现、智慧创造中却难以实现。

这些年我国大学在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中有了更强的紧迫感,为此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行动。概括这些年围绕创新进行的改革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在追求创新中更多关注创新的结果,在培养创新人才中更多关注“创新的苗子”,而忽视创新土壤的培育。大学投入的创新资源大都有明确的“目标”,围绕产出而不是好奇和兴趣组织创新,以功利的眼光看待创新,无法取得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夺苗”放在“育秧”之上,“生源大战”“掐尖”成为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把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注意力放到“选才”上,忽视了大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育秧”,是推动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提升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改善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关注不够,这样的状况影响了我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2. 创新人才,自然成长还是“催熟”“拔苗助长”

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精神和理念,今天的中国大学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本质性问题关注不够,更多的是通过各种“工程”与“计划”得到办学的资源。人才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复杂过程,教育成效的滞后性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成效难以直接得到社会认同并直接为大学带来利益。于是,为了大学自身尽快得到收益,为了争取各种办学的资源,大学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无意识中走向“速成”的道路,总希望拔尖人才尽快出成果、尽快有收益,长期艰苦的思维训练、长期深入细致的探究被忽视和遗忘甚至遭到排斥,功利成为驱使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好奇、兴趣、社会责任退居其次。这样的创新机制和行为恐怕也会在一些方面有违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而现实的中国社会从领导到大学、从公众到学界,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催熟”和“拔苗助长”现象。虽然通过“计划”“工程”能促进创新,但广而推之也会带来明显的弊端,不能不注意。

3. 大学创新,创新成果与创新人才培养哪个更重要

大学的研究活动最初是作为培养学生的手段进入大学的,在大学的职能中一直把培养人才放到第一位,但随着现代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创新活动与教学的距离越来越远,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矛盾逐渐凸显。当今中国大学,相当多的创新活动主要考虑创新本身,而很少考虑教学与人才培养。这些年尽管制定了类似教授必须上本科讲台等规定,但个别大学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在大学创新活动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否则被边缘化的人才培养体制难以体现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职能。

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中国大学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中面临改革的现实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从大学总体进行改革,在现阶段,以下方面问题可能是迫切需要考虑解决的。

1. 青年才俊扶助机制

目前大学创新活动主要是围绕项目运行,项目的获得主要看以前类似项目的成功积累。在这样的机制下,优秀的青年才俊虽然其有更活跃的思维,有更强的探究热情和干劲,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声望,积累的成果不足,导致难以获得相应的项目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讲,“最需要资源支持的时候得不到资源,失去创新能力的时候最容易得到资源支持”,这样的“后资助”模式不利于吸引优秀青年才俊到大学的研究岗位工作,不利于原创性的出现。现在大学里最困难的群体是青年教师,与项目挂钩的收入机制使得他们的收入不高,难以集中精力于未知世界的探究,难以集中精力于培养青年大学生,会为生存、为收入而创新,使得大学创新的文化难以体现。为此,建议在改革大学收入分配机制的同时,建立大学青年才俊的辅助机制,提高工资水平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评价机制和资助体系的改革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得到资助,同时建立淘汰机制。这样的机制才能推动创新人才的成长。

2. 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文化氛围营造

大学最为重要和宝贵的是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独特的文化中形成的,建设大学创新文化是中国大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教育与社会联系的不断紧密,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使大学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挑战,不适应社会潮流变化大学就难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迁就社会文化就可能丢失大学自己的理想与坚持,如何建设适应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是大学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中国大学是后发外生形成的,是西方大学文化与中国本上文化结合的产物,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大学文化始终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在战乱、混乱中积淀不够深厚,而随着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大学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坚守大学文化净土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推动我国大学创新发展中,必须把大学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改革大学评价考核机制,把大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学生不是围绕证书、分数读书,教师不是围绕项目收入工作,学校不是围绕资源努力,这样的大学才能回归本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3. 本科教育与大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本科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鼓励学生继承和学习,但对学生的质疑、求异鼓励不够,相比较西方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对知识运用、知识联系的关注。要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本科教育的思想必须有根本性的改变,从知识传授为重点,以考试和分数、证书约束学生学习转变为鼓励探索和质疑、重视兴趣与好奇,本科教育的定位更多强调思维训练、方法掌握,淡化知识记忆和具体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现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当前我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加要求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在各自的目标市场里实现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应当充分秉持传统大学的精神,推动智慧训练和高深知识探究,将创新的重点放到原理性、原创的创新活动上,实现知识与智慧的创新;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与技能;教学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当重点关注应用创新,培养学生在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不同本科院校要按照不同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应当从分析大学的本质精神和时代要求入手,在继承大学核心“遗传密码”的同时,不断适应社会创新大学教育模式和机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徐高明,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06).

[3]秦岭.培养创新人才在于“去行政化”[J].人才资源开发,2010(01).

[4]赵菊珊.依托“三创”教育 探索建立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1(05).

上一篇:思辨性学习活动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试论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