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教生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时间:2022-06-04 06:27:33

浅谈职教生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摘要:德育教学多为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单调,手段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没有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我立足于课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教生;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166-01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而无趣,更是强人所难。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才会学好。

在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如果只是一味地教授,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培养职教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德育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沉闷的德育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在此,我提出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1巧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有疑问才有思维,才能有所进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讲授的内容巧妙地设置疑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德育一》讲“人际交往的方法”时,我这样提出问题:“有的人同你经常见面,却难以成为朋友;而有的人同你只接触两三次,却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还有的人与你年龄相差很多,却也能成为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然后引出“人际交往的作用及方法”的教学。又如针对《德育二》中“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的教学,我这样设置疑问:过去企业遇到问题是“不找市场找市长”,而后是“不找市长找市场”,这一变化让人们体会到了“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如今,这“看不见的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市场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能逼市长“过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快速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我们如何做才能过好市场关呢?市场经济又有什么特征呢?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作总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2创设乐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里进行的,这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小笑话、寓言或生活中的案例,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德育一》中在讲“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规划”时,我引入“施瓦辛格的人生规划”的案例,让学生体验到规划是成功的起点,并且让学生自己规划人生;在讲“正确认识挫折”时,我讲解“张海迪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树立起战胜挫折的信心;讲“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时,给学生讲“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明确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事物;在讲“团结合作是力量的源泉”时,我给学生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了解到团结的作用。

3注重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文学享受中掌握知识、道理。例如在讲《德育一》第一课中“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时,我朗诵了流沙河的《理想》诗:“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用诗歌引起学生的共鸣,具有振魂摄魄的效果。讲《德育二》中“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时,引用经典诗词 “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孔雀东南飞”,说明缺乏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自发调节是无序和混乱的,只见眼前、局部的利益而缺乏长远和宏观的眼光。

4联系现实生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贴近实际,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课可以帮助他们解释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让他们感到学了有价值、有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必须联系实际。我在讲“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时,联系三峡工程,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建设三峡工程的利与弊,最后得出结论:兴建三峡工程“利”是主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弊”是次要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这样在德育课中渗透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有用的,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采用新的方法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变为自己的学习实践过程,使自己的学习潜能能够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明阁.《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2]《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与管理.2002-3: 62-63;

[3]林新珠.《激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之我见》.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5:45-46;

[4]梁国仓.《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教学与管理,2004-3:84

上一篇:浅谈乡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创建文明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