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时间:2022-06-04 06:05:48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是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的混凝质量控制措施,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控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coagula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so we should carefully study the control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measures, adopting the specific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make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and eventually to ensure project quality.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一种混合的建筑材料,混凝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首先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水泥,然后就是砂石等骨料,再就是水。除此之外,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往往还要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种外加剂。抗压强度是混凝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的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的标号成正比。因此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水泥标号。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水泥强度以及水灰比对于混凝土自身的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一定要做好混凝土水灰比以及标号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其它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粗骨料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骨料的材料相同,骨料表面越粗糙,就能够很好的与水泥浆结合,从而保证较好的强度。例如,其它条件相同时,碎石为骨料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以卵石为骨料的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尽量选择粒径适当的碎石。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砂石的使用量很大,因此每批次的砂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每个批次的砂石进行抽样检查,确定砂石的含水量,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行科学的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相应的强度,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保障混凝土不会出现裂缝。

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一定大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通过公式计算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强度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的变异性,既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高低对于混凝土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拌和过程当中应该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在相关材料的采购方面一定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商。对于各种材料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实验,只有符合相关的标准之后才能使用。拌和过程当中要对各种材料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各种外加剂的使用更要科学合理。

3.2水泥

水泥按照其功能或者是原料的不同分为很多的品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水泥的种类,对于建筑不同的位置应该选择相应的水泥种类。

3.3砂和石子

砂作为重要的细骨料,对于混凝土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对砂的细度、级配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混凝土拌和过程当中应该对砂的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中,砂的含泥量不能高于3%。除了细骨料之外,混凝土中还需要大量的粗骨料,一般都是石子。在对粗骨料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应该着重检查石子的粒径、含泥量等。

3.4水和外加剂

混凝土拌和尽可能的使用饮用水,如果没有饮用水,那么应该对水质进行相应的检验,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够使用。在混凝土拌和用水中不能够使用各种废水以及酸性和含盐量高的水,从而保证混凝土得到相应的强度。除了水的质量要进行控制之外,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的使用。合理正确的使用外加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性能,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在使用外加剂之前首先对外加剂的产品合格证进行检查,尽可能选择知名品牌。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用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标(如抗渗标号)等,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以适应先进的施工工艺。

3.5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送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6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要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和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添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称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3.7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构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计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搭接强度完好。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或厚度较大的构件,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总之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参合料多组成份构成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要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无声膨胀剂在水电站钢筋混凝土拆除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