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之根 4期

时间:2022-06-04 04:40:33

水墨之根 4期

到乐山、宜宾、沪州去淘石,只要伸手碰到一个墨画石,石主便会告诉你:这是块水墨,似乎比别的石种血统要高贵一等。其实在一年多以前,长江的墨画石并不是市场关注的石种,在长江石近二十年的开发历程中,长江墨画石可以说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原因自然是颜色深沉不引人注目,形象不够简明,与当下流行的以富贵、喜庆、吉祥、气派、简单的赏石观念相悖。所以,很长时间内,除非极少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一眼能读出主题的墨画石,出于对单个石头内容的关注外,绝大多数墨画石,在河滩人们几乎视而不见、在市场几乎少人问津,大量的长江墨画石因为没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被粉碎机吞噬。期间只有极少数石友出于个人的爱好,默默收集,但因缺少市场参与,成效并不突出。

虽然早在2009年以来,我就曾在网上相继发表过一些零星介绍长江墨画石的文章,也逐渐浮出一些偏爱长江水墨石的产地玩家,如乐山的杨松、重庆的罗焱、沪州的李茂林等,但对墨画石的关注仍只局限在少数人的小圈子里。不少长江石知名藏家处,都没多少长江墨画石藏品。

2012年是长江墨画石市场转折的关键年,4月28日开幕的温江石展,藏家黄刚独辟一馆,开展“长江水墨石专题展”。虽是个人小展,却击起千层浪,吸引了石界的众多目光,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市场效应。不仅河滩、采石场的墨画石被见者必拣,市场上的墨画石亦不论大小,不论主题,但凡纹理优美者便成为抢手货。

长江石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全面开发,二十年间一直不温不火,尽管有公认的红火喜庆的长江红、富贵华丽的芙蓉石等名品在市场领衔;尽管有内容丰富、文化内涵与艺术品味俱佳的画面石作为市场主力,但长江石的整体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排在各大石种的末座。而长江墨画石后来居上,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在长江石市场上迅速领先,根源何在呢?从文化与艺术的深厚历史渊源,不难找出根植在国人基因深处对水墨表现的文化心理认同。

玄黑,文化源流

中国历代崇尚黑色。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道家以玄黑主张色彩的平静,到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将衣服和旗帜的颜色改为黑色,给予黑色特别的重视,先秦时代黑色就在中华民族心里烙下深深的痕迹。中国的五色体系是在太极图原始黑白色相的基础上产生的,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认为“玄一”为道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道家认为黑是天的颜色,是一切色彩的止熄,是众色之主,与所有的色光被吸收造成黑色的现代科学解释本同一理。

简淡,文人心性

道家与儒家是一同构筑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主轴,道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文化心理。老子认为“五色乱目,使目不明”,道家逍遥避世的自然精神,其色彩观念极简,认为“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在原始纯朴的单色中实现精神的回归,体现出道家精神对单色表现的形式自觉,最终成为民族心理认同的审美表现的形式语言。受道家文化的影响,简淡的色彩观,又是古代文人“达者兼济天下”的社会担当在面对社会现实不能有所作为、难以实现思想抱负而产生彷徨与痛苦的矛盾心理的具体反映。最终以“穷则独善其身”、淡泊名利、不慕奢华、保持人格气节作为古代文人人生价值观选择,简淡清癯、孤高自傲就成为历代文人群体共同的精神风貌(图1)。

绘画,水墨主流

从魏晋以来,自然美就成了中国文化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崇尚简淡是中国文人的普遍文化心理。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在音乐艺术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就是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中国水墨画以墨色为基本表现形式,“水晕墨章”的艺术效果在唐宋山水画中开始显现,唐代王维对绘画提出“水墨为上”的要求,成为后人绘画所宗的至上之法。从此,水墨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风格。北宋沈括《图画歌》中有“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之说,董源与巨然都是古代重要画家中擅长水墨画的杰出代表(图2)。元代王冕有墨梅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图3)在古代文人眼里,淡墨的黑色最能表现文人那种淡泊清高的精神气质。由此可见,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水墨,国画未来

现代的水墨画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跨越,在国画中产生流行的概念:“水墨画”、“现代水墨”、“抽象水墨”、“实验水墨”,以及目前方兴未艾的“新水墨”,不仅突破了传统水墨画的笔墨表现,而且,现代“水墨画”概念在展览命名与学术研讨中每每以新的面目出现,并逐步扩散到整个原来由“中国画”覆盖的领域,有成为“中国画”指代的势头。“水墨画”名称的使用,正好解决了“中国画”名称没能解决的问题。“中国画”由于概念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模糊性,造成的语义混淆一直受到质疑,从—开始出现就不简单是一个画种的区分,它既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画的画;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特有的“画”;因为这种指称对绘画的性质、形式、材料没做任何规定,其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对民族属性的强调。“水墨画”提法相对简单化、纯粹化,在复杂的现状中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从渊源看,“水墨画”比“中国画”更具有文化的底蕴,作为国画的指代更具绘画性质的认知特征(图4)。

墨色,精神符号

与中国绘画艺术一直并驾齐驱的国粹书法艺术,是以中华民族独有的汉字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就是以单纯的墨色,在白色的纸上以书写汉字的笔墨线条,创造出气象万千的独特审美样式。这种墨色线条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性表达。

从道家思想所追求的纯粹、至简、自在观念,对玄黑的色彩主张,到贯穿中国书法艺术的墨色基调,水墨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主流地位,全面影响着国人的水墨认知,成为长江墨画石在赏石心理中的文化基因,是促使长江墨画石迅速风靡的真正根源(图5)。

墨画,对应绘画

长江石中,凡黑、白、灰色基调的卵石,以单一玄黑色、或灰白色为构图元素的画面石,统称为长江墨画石。长江墨画石石种构成非常丰富,主要包含长江水墨石、长江绿泥墨画石、长花石、长江墨韵石等,及许多精彩而产量不大的稀有墨画石。长江墨画石作为长江石的一大代表性石种,其丰富的表现性体现出绘画性强、形式感突出、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多元的优秀品质。既有以精致的笔墨趣味反映山水人物的传统国画,也有表现大开大合的现代意象水墨画,及变幻莫测的抽象水墨画。从形式到内容,都可在贯穿国画发展历史的各期绘画风格中找到对应参照(图6、7)。

赏石,通向艺术

在长江墨画石中,又以水墨石丰富的画面表现力最强。长江水墨石优秀的纹理变化,与中国水墨画的艺术表达深度契合,拓展了画面石赏玩的艺术境界,突破了画面石鉴赏单一追求具象主题的樊篱,更关注水墨石纹理表现的笔墨情趣与水墨洇染效果等细节的绘画性语言及画面综合表现所传达的整体意韵,提升了天然画面石鉴赏水准的艺术含量。因为鉴赏长江墨画石可以在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艺术参照,也是观赏石搭建通向主流艺术沟通桥梁的优质素材。长江墨画石以绘画性作为最高审美鉴赏准则,就决定了它在天然画面石种中无出其右的尊崇地位(图8、9)。

由玄黑色的文化根源,经中国书法的长期耳濡目染,沿着贯穿中国绘画主线的水墨画到长江墨画石,一路看来,赏石审美的目光最终聚焦到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长江天然墨画石上,引发民族文化心理的共鸣,而受到更多石友的追捧,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统观整个赏石领域天然画面石的资源状况,长江墨画石是最能以入“画”的艺术表现力打动人心的石种,产量与品质都足以支撑其在天然画面石赏玩中的领衔地位,相信随着对它精彩表现从文化与艺术上深入的认识理解,长江墨画石还将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图10)。

脸谱·京剧与小品 高

京剧被尊为国粹,自然归为高雅艺术一类;小品诙谐通俗,自然归为搞笑娱乐一类。欣赏京剧,唱念做打皆有考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否则便欣赏不了;欣赏小品,以扯皮斗嘴、滑稽搞笑逗乐为趣,求博人一笑为快。而两者之间,对演员与观众的要求,雅俗分野判若云泥。

脸谱是京剧的标志,京剧脸谱也是艺术。所以,绘制脸谱的线条也具备篆籀般的金石之味;小品画妆简易,根据角色随便画几笔胡须或包块帕子即可。这种严谨与随意的差别,亦是雅与俗的分野。刻画在长江石上的脸谱也是这么明显:左面的脸谱,对称中寓变化,线条有笔力道劲的韵律之美;右侧的脸谱,皱巴巴一侧脸老太,包花边条纹头巾,一副搞笑模样。

雅是什么?是小众!是高度。俗是什么?是普及!是广度。赏石,能不以角色的雅俗定品级高下。无广难以成就其高,无高何以引领其广?二者不可偏废。

新墨旧痕 杨靖

看山不是山。

那是云流过的清音,是风嗅过的芳香。是水的刻度,在天地之间,记载那些白云苍狗的日子。

是晨间的新墨,写下,昨日黄昏的记忆。

独白 杨靖

大幕,缓缓落下。

熄了眩目的灯,请留给我一个最黑暗的角落。来不及褪去戏中的冠冕华服,但终于有这样一刻,面对自己的人生。

离了花团锦簇,也没了五光十色。真实的世界,不过是黑与白,简单,也纯粹。

上一篇:和田玉的鉴赏与收藏 下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北戈壁与南大化(下)